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06年1月16日在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戴相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新世纪的前五年,是天津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胜利实现“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使我们特别振奋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实现了全市人民多年的期盼,为天津发展提供了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鼓舞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目标迈进。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665亿元,%,是十个五年计划中增幅最高的。人均生产总值43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39亿元,%,比“九五”。全市各类工商企业总资产17900多亿元,其中净资产7100多亿元,分别比“九五”。
(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工业增加值达到1921亿元,年均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5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485亿元,%。商品购销总额8300亿元,%。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房地产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渤海银行等7家全国性金融企业在津创立。%%。区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达到70%。郊区工业化步伐加快。%,提高16个百分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80%以上完成公司制改革。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增长1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2%,。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北方最大的产权交易市场。对经营性国有土地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调整完善了市对区县的财税管理体制,区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滨海新区经济实力和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年均增长32%。引进内资800亿元。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34亿美元,比“九五”。滨海新区生产总值预计160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准箱,比“九五”,来自天津以外的货物占70%以上。天津海关进出口总额819亿美元,其中外省市货物总值占54%。开发区连续8年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保税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国保税区前列。
(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编上报了城市总体规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开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公里,相当于“九五”末的全部通车里程。天津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竣工。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投资比“九五”时期增长1倍。海河综合开发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津滨轻轨投入运营,地铁一号线建成试通车,市区快速路通车120公里。城市道桥面积增长61%,新增地下管网7000公里。全面完成海河干流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引滦水源保护工程。天津被国家命名为节水型城市。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被国家命名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完成了市区10条二级河道改造。%。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81%。%,。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三位。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000多项。。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建成宽带城域网,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水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