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化地理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化地理学
论文题目:论南方与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学院:求是学院
年级:2011级
班级:地理(2)班
学号:1**********
姓名:徐亚
指导教师:周越老师
论南方与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摘要:提起中国地大物博,地域面积广阔,纬度差异大就造成了南方与北方不同的各种差异,其中饮食占主要的不同。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本文从菜系、菜量、汤类、酒类等方面来阐述南北的不同。
关键词:南方北方饮食文化差异
一、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研究调查,我们了解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认为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 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 尤其在牧区, 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 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我们海南,“饭前喝汤”,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 青裸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 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我国地域辽阔,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水面—太平洋,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条件,使我国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风性、大陆性和类型多样性的特征。与世界同纬度的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气候的这种特征是很独特的。
季风型气候显著
我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对广阔的海洋,海陆之间的巨大热力差异使我国季风气候特点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以热量指标分类看我国的气候类型
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一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一太平洋,地形复杂,疆土辽阔。西起阿尔金山,东至乌苏里江,地跨63个经度。北起漠河,南至南海中的曾母暗沙,南北纬距差49度。因此,我国气候十分复杂多样,从热量上看,我国自南向北,跨越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山、高原还有寒冷气候。全国87%的国上面积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以热量指标分类,我国有以下气候类型:
(1)赤道季风气候。位于北纬1O度以南的南海岛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以上,年积温达9000℃,气温变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较均匀。
(2)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干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3)幅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候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候,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4)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

文化地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angni990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