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技术支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瓷砖空鼓脱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随着我国的陶瓷砖行业的发展壮大,产品使用量的迅速增加,陶瓷砖铺贴后空鼓脱落问题的客户投诉除了翘曲变形、色差等以外时有出现。由于空鼓产生的原因复杂,责任难以界定,所以引起生产厂家、建筑业界以及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和专题探讨。综合起来,有瓷砖本身、粘结材料和粘贴施工操作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瓷砖
        据陶瓷专业杂志发表的资料,陶瓷砖本身质量问题占空鼓投诉5%左右。
       
        1、吸水率:陶瓷产品的吸水率是反映坯体烧结程度的重要指标。吸水率越低,其结构致密度就越高,物理化学性能(硬度、耐磨性等)就越好。但是,低吸水率的陶瓷产品与铺贴水泥的粘结力弱于高吸水率产品,这就是瓷质砖产品(%以下)更容易空鼓脱落的原因。         
       
        2、吸湿膨胀:高吸水率(如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的产品铺贴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吸附水分后坯体逐渐膨胀而导致与粘结水泥分离脱落。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吸湿膨胀率过大(%以上)的陶质砖产品。%-%之间,对于空鼓、脱落或后期龟裂是安全的。
       
        3、陶瓷砖背纹:背纹的形状、深度对于粘贴的牢固程度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加密、加深背纹而增加粘贴面表面积,或者设计带有外窄内宽的“燕尾槽”背纹,可以增加与水泥的粘结牢固度,防止空鼓或脱落。
       
        4、陶瓷砖背浆(砖底粉):背浆的作用是防止陶瓷砖在烧成阶段与传动辊棒黏结,但过多、过厚或面积过大而铺贴前又未被清除的情况下,会影响与水泥浆的粘结强度。通常情况下,背浆与砖底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50%,应没有明显的游离粉状物。
       
        5、瓷砖背面有蜡迹
       
        抛光砖表面普遍进行了防污处理,有部分防污剂是属于憎水性物质,处理过程中由于传动的作用,防污剂可能有粘附到砖底的情况,降低了粘结的牢固度从而导致空鼓脱落的发生。
      
二、粘结材料
       
        据陶瓷专业杂志发表的资料,这类原因导致的投诉占空鼓投诉的15%-20%。
       
        1、水泥
       
        不合格的水泥粘结强度不够,体积安定性差,后期膨胀率过大,会导致陶瓷砖发生空鼓。
       
 
       如果在铺贴陶瓷砖时选择了早强型水泥(带R),由于水泥会过早地失去流动性,从而使水泥砂浆层不能和陶瓷砖完全结合,导致铺贴一段时间后发生空鼓脱落。
       
        有些水泥泌水性不好,在陶瓷砖铺贴好后,会在陶瓷和水泥层之间出现一层水膜,从而导致陶瓷砖粘结不良。
       
        选择水泥时应尽可能选择大公司生产的普通水泥,最好不要选择早强(带R)的水泥,另外,水泥的标号也不是越高越好,。
       
        2、水泥砂浆
       
         配比不符合要求,或水泥砂浆中的水的配比过高,会导致干燥后水份流失过大,造成空鼓现象。
       
三、粘贴施工操作
  

技术支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