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梦教育梦师德讨论.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梦教育梦师德讨论
于小李静纳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增强教职工对“中国梦”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 12月16日,我校开展了“中国梦教育梦”师德建设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同心共筑中国梦。
此次活动中,大家认真学深情阐述“中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文章。对实现中国梦要坚持的三个必须——“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和“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了深刻交流,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并就“”展开了大讨论,我校根据中国梦教育梦设立了讨论的几个主题有:“做一有梦的教师”、“如何实现我的教育梦”、“怎样才能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怎样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怎样正确处理教师待遇与学生利益关系”、“怎样杜绝教师忌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等等。在这些讨论中的几个主题我们每位教师都在认真的做,下面我就“怎样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怎样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名从教5年的教师,我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学识,能够用自己的学识打动学生,让学生去崇拜你,尊重你。同时,它还要求老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对学生要严慈相济,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老师要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因为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的。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对学生身体和人格尊严的双重伤害,这是从私塾时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封建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逐渐形成的共识。虽然我国法律和教育法规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体罚现象却屡见不鲜,作为一种顽症,久治不愈。是什么原因呢?是教师素质不高吗?是恨铁不成钢吗?是严师出高徒吗?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吗?是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的弊端吗?
……这是大家正在深思的问题。我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深有感触,但要坦言,我们应该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那么,如何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呢?我从以下四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基础。
“亲其师”才“信其道”,这是学生学习之道;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师从教之道。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基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信任就成为实现教育价值的核心理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用这样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遇事要自我克制,要沉着,冷静,不意气用事。只有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的发生,这也是杜绝此类现象的基础。从实践的层面要做到:
1、要关

中国梦教育梦师德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05-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