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概述
国家药物的概念
国家药物政策产生的背景
国家药物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
国家基本药物:指适用基本医疗需求、剂型适宜、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保障供应、公众公平获得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包含所有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可供疾病预防和治疗时选择的基本药物清单。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以部长令形式颁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自2009年9月21日起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管、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药品可获得性:指一国药品政策的目标应当是追求所有需要药品的人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
WHO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
WHO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医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药品浪费和医疗开支急剧上长升也开始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针对药品更新换代快和药品浪费严重等问题,1975年,WHO开始向各国推荐制定基本药物制度的做法,以使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1977年,WHO正式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并积极进行推广。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制定并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确认提供基本药物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八大要素之一。1981年,WHO成立了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
WHO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二)
1985年,在内罗毕会议上,WHO扩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品,国家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
到目前为止,已有160多个国家制订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且,为促进和规范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使用,已有100多个国家制订了以促进和保障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为目的的“标准治疗指南”或“治疗处方集”。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一)
1979年,我国政府响应WHO的倡导,组织有关医药工作者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
1981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西药部分)》编订完成。因为中药品种繁多,当时中成药普遍存在同名异方或同方异名的现象,必须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后方可顺利进行中药制剂的遴选,所以中药的遴选工作未能同时开展。
1982年1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只收选了以原料药为主的28类278个品种的西药,未收选中药。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二)
1984年,我国首次出版《国家基本药物》一书,全书又将基本药物细分为52类,共收入280个品种。
1991年9月,我洋地区代表,任期为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
1992年3月9日,卫生部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决定自1992年起将基本药物制订工作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制订公费报销药物目录,并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三)
1996年3月,中药与西药的遴选工作全部结束,我国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第二版。在原有入选原则上增加“中西药并重”内容,第一次加入中药品种,中药的加入成为我国基本药物的一大特色。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示“国家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使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宏观策略层面上得到了保障。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发展历程(四)
随后在1998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对目录均进行了调整。
2009年8月,国家颁布了再一次调整后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再一次调整后的目录分类: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205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102个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用文字表述。
我国历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发布(调整)情况表
发布(调整)时间
西药
品种数量
中药
品种数量
品种总数
1982年
278
未遴选
278
1996年
699
1699
2398
1998年
740
1333
2073
2000年
770
1249
2019
2002年
759
1242
2001
2004年
773
1260
2033
2009年
205
102
307
荀子名言、荀子经典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