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管理哲学7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章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考试信息
时间:6月21日上课时间,1小时30分。
地点:原教室
考试形式:课堂开卷论文
关于课堂考试的纪律
⒈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器材,包括电脑。
⒉不得相互交流。
⒊可以参看个人携带的文字资料,但不得抄袭,引文须注明出处。
⒋不得有学校已明文禁止的其他违规行为。
⒌带好学生证或校园卡。
关于课堂论文考试的具体要求
⒈审题正确。
⒉主题鲜明。
⒊提倡独立思考,但须注意观点合理,论述有据。
⒋联系本课程的具体讲课内容。同时具有个人特点。
⒌文字简练,段落清楚,表达意思准确。
⒍字数无要求,以表达清楚为限。
主流管理哲学: 儒家的组织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儒家所主张、并在实际上为诸子百家所普遍接受的,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与个人关系的特殊的管理哲学。它把组织的稳定性作为管理的基本目标,同时又承认组织的基础是人,组织的稳定依赖于人。因此,管理的基本点是人。但在此同时,它又把组织的稳定性目标超越于个人之上。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认定,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主流管理哲学的基础。
人本、民本与组织人本主义
西方人本主义把人的本质视作人的个体的独特个性的表现,强调人的个体的存在,因而所谓以人为本也即以个人为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贾谊新书·大政上》)
组织人本主义
组织人本主义把管理的基本目标确定为组织的稳定性,而这一稳定性又建立在作为组织基础的人之上。组织的稳定依赖于人,人是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因此,管理要维护人,管理行为必须直接作用于人。与此同时,组织人本主义又把组织的稳定性目标超越于个人之上,任何个人均必须服从组织的稳定性目标。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认定,就是所谓的组织人本主义。
《礼记·大学》完整地论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主张。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着重于使组织的等级制体系中的结构要素保持稳定;孟子的“民贵君轻”说,着重于组织系统的基础。
《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孟子·离娄下》曰:“仁者爱人”。
组织稳定性目标
以组织稳定为目标,是整个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主题。
儒家知识分子历来把修身齐家治天下作为最高目标,其中除了修身以外,其余三者均系对组织的稳定性而言,区别只在于各自的作用层次不同。家是维持各级组织稳定性目标的手段、方法。
修身的作用是试图从人这个管理的根本点上解决组织的稳定性问题。
组织稳定性的孔孟之道
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雄之时,政治的显著变动是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儒家立论不能不顾及这一事实。

管理哲学7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12 KB
  • 时间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