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义乌市后宅第二小学楼雪峰
“地球的运动”单元知识点
,哥白尼的日心说。
。傅科摆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证明地球在自转。
、周期和速度。
;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
、周期和速度。
。
、地轴的倾斜有关。
、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地球自转运动的概况
自西向东(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北极星在地轴北极方向的延长线上
恒星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自转周期)
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为24时。(昼夜交替周期)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其余处处相等----约为每小时15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速;赤道上最大,两极为零。
“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现象的成因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更替的界线:晨昏线(圈)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太阳光的照射
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昼夜更替的意义:
人类起居的基本时间单位;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却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地方时与区时
地方时:由于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东八区的区时,120ºE的地方时
日界线
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的日期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
图1-17
②实际的日界线--是弯曲的
A、是人为设立的
B、为照顾180°经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方
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故不完全与180°经
线一致
C、有三处弯曲:
白令海峡附近:向东弯
阿留申群岛附近:向西弯
太平洋岛屿与大洋洲一些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右偏
赤道上—不偏
南半球—左偏
偏转规律
偏转的意义
对气流(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蒙住眼睛直线行走。台风的方向。
图1-20
(纬度越大偏转越明显)
北极星在地轴北极的延长线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