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敖灿
摘要: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立足基础、更新观念、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兴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农村; 学校; 学困生; 数学兴趣; 培养
引言:当今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中,给我们教数学的老师们都留下了一个共同印象,就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差,这样导致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怕学数学,不敢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之前有老师也谈过自己的做法,我觉得他们的方法很好,今天,我写这篇论文的目的是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便能够提高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
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农村学校中的学困生,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听课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上课时学习思维迟钝,不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现象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的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会算加减法就行,像我这样不读书不是照样生活,反正当官的轮不到我们。”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本人谈谈本人在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见解和做法,供教数学学科的老师们参考,具体措施如下:
一、尊重和赏识学困生,对学困生采取“优先”的办法
1、学生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教师犹如一把钥匙,如果钥匙能把宝库打开,就是一把好钥匙,而学困生要想获得成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有了鼓励,学生才能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2、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情感投身到学生心里。例如:在教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学困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教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的一致性,会引起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3、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
就有可能大幅度下降。
4、对学困生采取“优先”的方法。
教师不但要爱“孔雀”,更要爱“丑小鸭”,在教学中对学
敖灿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