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卷I(选择题,共46分)
本部分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栏相应位置。
为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学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回答10-12题。
1. 小强在手抄报中设计了民族杰出人物这一板块,以下属于回族杰出人物的是
①成吉思汗
②郑和
③马本斋
④关向应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项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人物,曾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②项郑和原本姓马,名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曾其下西洋;③项马本斋是抗日英雄,马本斋是回族人,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④项关向应是满族杰出人物,由此可知,②③项符合题意,故选B。
2. 晓红的演讲想用图片向同学们介绍壮族的民族特色,下面图片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3.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对“这场战争意义”的探讨较全面的是
A. 一场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B. 中国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进入到政治层面
D. 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可知,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依据题干信息:“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可知,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所以鸦片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是解题的关键,鸦片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
4. 严复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表明戊戌变法兴起的因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民族危机的加深
D.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严复认为要挽救中国,必须维新。他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严复虽然没有参加维新运动的实践,但是他对西学的介绍和宣传却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为酝酿中的戊戌变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题干材料表明戊戌变法兴起的因素是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5. 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B. 民族工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影响
C. 一战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答案】A
【解析】根据“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由此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故A项“理解”正确;BCD三项对“曲线图”理解不全面。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的,总体特征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且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6. 从1918年到1919年,中国学生经历了从欢呼公理到抗议强权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 新文化运动的进行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8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