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麻疹合并喉炎156例护理体会.doc婴儿麻疹合并喉炎156例护理体会
【关键词】麻疹/护理; 喉炎/护理; 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病; 婴儿; 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1]。由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麻疹患儿常有喉炎并发症。本院收治婴儿麻疹合并喉炎156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00601~200812 沈阳市传染病院收治婴儿麻疹合并喉炎156例,其中男101例,女55例;1~6个月27例,7~12个月129例;1~2月份发病20例,3~6月份109例,7~12月份27例;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31例,未接种者92例,接种史不详者33例;母亲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史者36例,未接种者60例,接种史不详者60例。
临床表现
156例患儿均有发热, ℃以上。患儿于发病2~6 d出现声音嘶哑、频咳,34例出现哮吼样咳嗽。患儿均伴有哭闹、流涕等症状。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在病程的第1~7天开始出疹,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出疹后24 h内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上肢,第3天延至下肢及足部。皮疹为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在发疹前24~48 h出现口腔麻疹黏膜斑,80%患儿累及整个黏颊膜并蔓延至唇黏膜,于出疹后1~2 d迅速消失[1]。
治疗
本组病例均给予卧床休息、抗病毒、雾化吸入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156例患儿均在诊治5~18 d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消毒隔离
实行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保持室温18~22 ℃,湿度50%~60%。空气净化器消毒每日2次,每次1 h。
高热护理
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注意监测患儿体温,观察热型。测体温时加强监护,防止体温计破损,造成患儿损伤。婴儿禁忌口温测量。
℃以上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水温32~34 ℃,忌用乙醇擦浴、冷敷,以免影响出疹,导致并发症。衣被穿盖适宜,出汗后及时用软毛巾擦干,更换衣被[2]。
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和水分的供给。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等;少量多餐,注意多喂热水及热汤;喂奶、水时应将婴儿抱起,斜卧于喂食者怀中,喂食后轻拍小儿后背,促使空气排出。31例拒食患儿给予静脉补充液体、热量及电解质等稳定内环境,病情好转后给予流食。
静脉留置针护理
本组12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均选择较粗直、弹性好,卧位不易受压的血管,如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3]。穿刺成功后先用无菌输液贴敷盖针眼,再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控制速度,每分钟15~35滴,观察留置针部位皮肤情况。本组患儿中76例保留
婴儿麻疹合并喉炎156例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