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导入案例-从巨大中华到大中华的启示
用我们上一章所学的五力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行业,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行业。产业内参与者并不很多,尽管存在较激烈的竞争,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各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潜在进入者面临一个相对较高的进入壁垒,上下游参与者有相对温和的谈判力,并不存在显著的替代性产品。
一切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都如此的美好。
导入案例-从巨大中华到大中华的启示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间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几家欢喜几家愁。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如化为,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尽管和它选择进入的行业有关,受到一般环境与产业环境的影响,但也离不开内部资源的支持。
这至少提示我们:要关注企业层面的分析,只有将宏观的一般环境分析、中观的产业层面分析与微观的企业层面分析结合起来,在考察企业间竞争力的差异上才会更有说服力。
导入案例-从巨大中华到大中华的启示
企业的竞争环境不是企业利润的唯一决定因素,某些企业有能力在竞争惨烈、艰难的行业中开发和实施高水平利润的战略,而有些企业即使处在机遇相对较多、威胁相对较少的行业,也无法选择和实施能带来正常或超额回报的战略。
为解释企业间绩效上存在的差异,我们需要跨越外部环境中威胁和机遇的分析,进入到企业内部考察资源和能力的差异。
本章内容
第一节企业资源分析
第二节企业能力分析
第三节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第四节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企业资源分析
企业资源: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
的总和。
一、企业资源分类
1、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
有形资源指可见的、能量化的资产,包括实物资源、财务资源、组织资源。
企业的无形资源:一种是技术资源;另一种是商誉资源;还有一种是文化资源。
专有技术(know-how)
具有商业价值的、为生产某种产品或某项工艺技术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技能及其组合,包括各种设计资料、图纸、数据、工艺流程、配方等。例如可口可乐的配方。
与专利权不同,专有技术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而专利是公开的。专有技术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失窃或为他人所研制掌握,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专利权由政府认可并授予的,受法律保护。
2、企业资源按其维持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
短周期的资源(容易被模仿的技术、一定的市
场知名度)
标准周期的资源(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达到有效生产的过程)
长周期的资源(专利、品牌、强有力的保护屏障)。
3、企业资源按其暂时性或可否及时调整来划分,可分为流量资源和存量资源。
二、企业资源分析过程
现有资源分析
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资源灵活性分析
资源平衡性分析
资源战略适应性分析
1、现有资源分析
目的:确定企业目前拥有的资源量及有可能获得的资源量。
分析内容: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分析结果可列出资源清单。
在进行企业资源分析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的无形资源,如商誉,商标等。
资源清单包括内容:
(1)企业所有人和管理部门; (5) 生产;
(2)企业职工; (6)设施和设备状况;
(3)市场和营销; (7)企业组织;
(4)财务; (8)企业形象及与外部
环境的关系等。
六月营销战略宣导业务冲刺推动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