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下册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列子》
作者作品
题解
课文译文
古汉语常识
返回
山
移
公
愚
板书设计
智叟作用
启示总结
想象发挥
《列子》
结构内容
返回
作者作品介绍:
列御寇,相传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
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书中保存了不少
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
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
返回
题解:
本文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情节动
人,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
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
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翻译第一小节
思考?
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太行 王屋 方七百里 高万仞
为什么不直接写移山,而要先写太行、王屋两座山?
用夸张手法写两山的高大,,交待故事的背景.
翻译第二小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指通豫南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杂然相许
一直
将要,快要
对着表修饰
苦于
集合商量
毕:竭尽,用尽。险: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90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愚公移山》课件(48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