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徐家小学校外教育成果汇报.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报告人:刘先余

绵阳市游仙区徐家镇伟清小学
校外教育——乡村少年宫活动成果
各位领导、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徐家镇伟清小学全体师生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我校检查指导。
游仙区徐家镇伟清小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游仙区东大门,距绵阳城区30公里。现为绵阳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绵阳市环境友好型学校、绵阳市特色少年宫、绵阳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绵阳市文明单位。现有学生561人,13个教学班,教职工48人,其中美术教师两人,均为美术专业本科毕业。
学校建设占地面积20677㎡。我校修建了2049㎡的清华-伟新楼,2050㎡的综合楼,2776㎡的男、女生公寓,1004㎡的食堂。
教学校
综合楼
学校现有竹雨轩展室、科创手工室、国画书法创作室、书画作品展览室、竹园实践基地。
国画书法创作室
竹雨轩展室
科创手工室
绘画室
我校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制约,学校办学质量在全区一直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影响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如何走出发展困境,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开拓一片新的天地,成为学校领导班子冥思苦想的难题。近几年,学校在认真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特色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
学校以“激发潜能,激扬生命”为核心理念,大力实施旨在唤醒学生生命自觉,开发学生创造潜质的“行知教育”,以美术特色建设为抓手,艺术特色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乐·思·竞”的学校精神文化和以“竹”为背景的“乡·韵·源”主题校园文化,提振了学校的“精气神”,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内涵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学校的美术教育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细心呵护下,学校美术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特色走向品牌,已成为农村艺术教育的一株奇葩,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
一、学校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外艺术教育,把校外特色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把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每周美术课时保障按国家规定标准安排,同时保质保量的上好美术课,学校成立了国画、竹创意等兴趣小组,每天安排时间进行训练。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考核内容,把艺术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参考内容。把学校分管体育、艺术特色工作负责人的工作量纳入周课时计算,学校每年都要拿出5万元资金加强艺术作品创作,对成绩显著的负责人进行奖励,评优选模优先考虑。有了经费保障、政策保障、评估考核保障,形成全校上下人人支持学校特色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我们就如何才能够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展开了广泛的论证和考察。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情况进行分析,寻求路子和理论论证。我们一致认为,艺术特色建设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学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特长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一个学校有不有活力和生气,关键在于特色的展现,文化品味就在于我们对他的的细细体会,感触越深体会越深,就会激发我们去努力去发展,去追求,去提升,相反学校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朝气。
二、创设特色文化环境,营造“竹香校园、和谐校园”
通过反复审视校内外教育资源,根据我校师资水平和特长,同时也请教了省、市、区一些专家、领导,四川省美术教研员冯恩旭等知名人士和绵阳市教科所特色建设科领导以及游仙区教体局领导也深入学校指导,同时广泛征寻教师的建议,学校行政班子反复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了打造“乡土文化”;努力发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乡·韵·源”的构思打造“竹文化”教育氛围。
二、创设校外教育特色文化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软硬兼备的教育力。走进伟清小学,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竹的文化气息。学校每一处都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场景,不禁让人驻足观赏,体味到韵味民俗文化。
二、创设特色文化环境,营造“竹香校园、和谐校园”

徐家小学校外教育成果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4.38 MB
  • 时间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