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
一、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1、“十一五”末期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⑴经济总量:
“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0年达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2010年达46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010年,落实境内招商引资项目231个,,实际到位资金37亿元;利用境外资金项目4个,总投资350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000万美元。
(2)、工业和农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26%;规模工业企业数由“十五”期末56家增加到156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7家,利税5000万以上企业1家;童车童床、羽绒羽毛、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已初步显现;经济园区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入园工业企业已达86家;杭埠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入园工业企业已达62家;,羽绒加工贸易企业28家。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
粮食年产量突破40万吨,蔬菜突破30万吨。形成“圩畈粮油、城郊蔬菜、丘岗畜禽、山库区林茶栗药”四大区域;省、市、县龙头企业达1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龙头企业43家,销售额亿元以上的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270个;全县建有3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水稻),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小区140个;有9个获安徽省著名农产品称号,4个农产品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41个品种绿色认证;“万佛湖”鱼头、“舒城小兰花”茶叶、“华银”茶油畅销国内外;%,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3)商贸旅游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加大。
二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三是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01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2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二是民生工程效果明显。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机遇及优势
。
。
。
。
。
。
“十二五”六安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铁路:阜阳—六安、西安—合肥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六安—安庆—景德镇、六安—庐江、合肥—六安、合肥-安庆城际、六安火车站扩建;
高速公路:周集—六安、济南—祁门、沿淮、铜陵—六安南—金寨—河南商城、金寨斑竹园—天堂寨—霍山上土市—霍山县城—舒城—无为高速等。
国道:206国道合肥—舒城段改建、312国道六安段升级改造、105国道六安至霍山改造等;
省道:318线霍山段改造、310线霍邱大顾店—金寨江店段改造升级,209、203、102、310、317六安段和六舒三路升级改造等。
舒城县十二五规划解读中青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