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用药管理发展过程
用药管理(drug use control,drug use management)
是集知识、理解;判断;操作过程、技能、管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系统,目的在于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药师临床用药管理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对药品的获得、开处方、给药和全程进行监测并有效管理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药师逐渐涉足临床用药领域
临床药师主要任务
参加查房,对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建议;对特殊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确保药物使用有效和安全;向医护人员和其他药学人员提供药物情报咨询服务;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和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培训药房在职人员和实习学生等
这些任务始终贯临床用药管理主题
药学保健
9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开创了医院药学的新时代
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由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转变
药学保健基本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
面向用药结果
其目标不只是治愈疾病,而是强调通过实现药物治疗的预期结果,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药师向病人提供药学保健的具体任务
发现、防止和解决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药师不仅对所提供的药品质量负责,而且要对药品使用的结果负责,即由传统的管理药品提高到管理药品的使用及其结果
用药管理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中心
(二)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
是临床用药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核心和归宿;合理用药最起码的要求:
将适当的药物,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
合理用药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品
安全、有效强调以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而经济则强调以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临床合理用药涉及到医疗卫生大环境的综合治理,依赖于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受到与用药有关各方面人员的道德情操、行为动机、心理因素等影响。当前,临床用药管理已经成为医院药事管理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临床用药管理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多数情况属于选用药物不当,也有是开错、配错、发错、服错药物造成。
无用药适应证而为保险或安慰性用药,或有用药适应证而得不到药物治疗则属两侧极端情况
受经济利益驱动,给病人使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有些情况属于宣传报道的疗效与实际疗效不符
3. 用药不足
首先指剂量偏低,达不到有效治疗剂量。再就是疗程太短,不足以彻底治愈疾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耗费更多医药资源
(1)给药剂量过大
(2)疗程过长
(3)无病用药,指长期使用以保健为目的的药品,及不必要的预防用药
(4)轻症用重药, “重”有两层含义,一层指贵重药,另一层指用药分量重,治疗普通感冒也要主治药、辅助药形成系列,预防药、对症药、保健药配套使用
5. 使用毒副作用过大的药物
无必要地让病人承受较大的治疗风险,容易发生可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合并用药又称联合用药,指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同时存在的疾病
合并用药不适当
无必要地合并使用多种药物;不适当地联合用药,导致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未在适当的时间、间隔,经适当的途径给药
药物应用及保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