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美术兴趣小组教学教案
1、青蛙的诞生
教具准备:油画棒、图画纸、青蛙图集、课件
教学目的:
1、观察大自然中生命的诞生,演变过程。
2、学会色彩的运用,注意主体与背景关系。
教学过程:
l、到溪间或水池边,与小朋友一起观察青蛙的生活圈, 从卵子、蝌蚪到青蛙,或者一起观看图集。
2、一只青蛙从圆圆的卵子开始。卵子有一层薄膜保护,出世下久开始分裂为二、四、八、六十四片、卵黄形成了,开始变成长形, 生出尾巴,,后长出前腿,身体渐长大尾巴渐退化,成青蛙。
3、现实世界中蝌蚪很微小, 少儿在作画过程中要大胆、夸张。先画卵子,外加薄膜,部分卵子画成椭圆形,部分画上后腿,再加两只长大的青蛙,背景添加水草、石头和水纹等。
4 、色彩处理:卵子以多个深纯色系互混成重色(接近黑色效果,避免使用黑色)外膜用先绿后粉色互混法,青蛙用深绿色加蓝或青色等,后再添加斑纹斑点,注意背景水草虽然也是绿色,为避免与青蛙雷同,利用冷暖对比法,水草可偏向黄色或蓝色,石头以咖啡色系为主,水底背景以短水纹曲线粉色互混法处理。
教学要点:
重点观察大自然,将青蛙一生演变过程用画笔记录下来,把每只蝌蚪拟人化,将自己、亲人带人蝌蚪群中更加有趣。
本课题是启发少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好题材,课堂内可让小朋友互相讨论。
2、神奇的孔雀
教学材料:油画棒、水粉色、12开画纸、孔雀图集
教学目的: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掌握孔雀最美的姿态,创作一幅新造型、新色彩、有个性的孔雀图画。
教学过程:
l、准备孔雀图集,一起观察孔雀特征。从头部、眼睛、头冠到身体、尾巴,仔细观察它羽毛的生长规律及色彩变化。孔雀颈部羽毛较细,身体羽毛较大,腹部羽毛较长,尾部的较细羽毛对生,末端长着亮晶晶的“大眼睛”。
2 、引导学生创作一只更美的孔雀。既保持孔雀的特点,又适当地进行形和色彩的夸张,强调个人独特风格及创新性,无需临摹。
3、油画棒处理方法:直接以油画律依次画出头冠、眼睛、颈部、身体羽毛等。羽毛色彩可以依据个人喜爱设计,鼓励多使用混色方法,但不要混得太多,否则色彩会变得混浊。尾部采用间隔式混色,每组尾巴羽毛色彩与色调各不相同.
水粉色处理方法:以水粉笔直接起稿,完成后可依据个人喜好设计色彩。在调色板上调好色彩,适当将纯色调节为复色,起稿线保留与否都可以。身体色彩可以某一色调或某一明度为主,尾部羽毛可用间隔混色法处理,每根羽毛色彩可以稍为不同,产生微妙变化。
4 、背景也可自由设计。适当添加一些景物,如树、栏杆、远山等。
教学要点:要求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各具特点,反对单一形式画面。色彩处理方面在近似、相异、重点中寻求平衡。想像、创新是本课关键,形态上大胆夸张,色彩上大胆设计。
3、神奇的三角形
教学对象:4-10岁
教学材料:水粉颜料、8开画纸、课件
教学目的:
1、从随意造型到有逻辑思维造型. 锻炼思考能力、组织能力。
2、学习色彩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1 、直接用水粉颜料(多加水)在画纸的任意位置画一个小三角形,延长三边直线到画纸边缘,然后随意切割多块不规则形状的大块面,逐步有意识地切割成大小不一、方向不同的三角形。
2 、色彩分区处、理法:向上的三角形可利用深色(明度较低),不含白色、粉色的纯色系的颜色间相互调配成一种新色彩涂上画纸。(小秘决调配2-3种颜色,调配过多色彩会变得混浊);向下的三角形集中用浅色(明度较高)调配,也可以加人少量粉色、白色,每个三角形色彩不同。向上和向下三角形色彩成为对比关系。当初起稿的线在涂色时可同时覆盖掉。
3、装饰方法:待颜料干透后,添加直线、曲线、点进行装饰。明度较低的深色三角形用明度较高的浅颜色进行添加(小秘诀:颜色浓些,少加水),明度较高的浅色三角形运用明度较低的深颜色进行添加。
教学要点:
1、随意切割进入有意识的色彩安排,正是训练少儿创造力、内在潜能的发挥的有效方法。
2 、色彩分区处理及添加装饰点、线的训练,要简易有趣,将对日后创作装饰画帮助很大。
4、小鸟的家(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
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2、作画提示
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
⑶最后,将树林周围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