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育苗造林技术.doc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育苗造林技术
近年来,由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杂果市场潜力较大,尤其鲜食杏和仁用杏前景看好。山杏树种以其适应性强、易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深受果农喜爱。农村大多采用实生繁育苗木,其后代变异较大,不易保持原种优良性状。随着三北地区生态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山杏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日渐显现,栽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育苗技术
山杏适应能力强,地块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具有灌溉条件。
播种育苗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开春或秋后对育苗地进行深翻,结合深翻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农家肥为主,深翻时拣除杂草、石块等。深翻后耙平作畦,畦要求呈东西方向,以利光照,畦大小可根据苗木培育数量而定。
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山杏种子颗粒大,一般播种采用宽幅条播,先沿东西方向开5~6 cm播种沟,沟间距20 cm,然后播放种子,种子间距为3~4 cm,播种后要覆土踏实,出苗前不浇水。播种量可根据培育苗木的规格和种子发芽率确定,一般播种1 125~1 500 kg/hm2。
春播种子在第1年冬季一定要进行催芽处理,解除冬眠,促发萌芽。秋播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土壤结冻前进行。播种前用清水浸泡2~3 d然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无灌溉条件的地方,适当早播,播种量适当减少,播后覆土踏实。秋季播种,可省去种子沙藏和催芽的过程,也可避开农忙时节,但冬季要注意看管,避免人畜危害。
为了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前要进行提前整地。缓坡地可采用水平沟整地,25°以上陡坡可用大鱼鳞坑整地,沟底或沟坡可采用水平台式整地。
山杏造林一般分植苗和直播2种方法。植苗造林秋春2季均可,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春季栽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栽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坑规格为30 cm×60 cm,挖时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栽植时要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把苗木直立于坑内,使根系自然舒展,先填半坑表土,坑表土盖满根部后,将苗木向上轻提,使土壤与根密切接触,再踩实苗木周围的土,然后填新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埋土线超过苗木原土痕印3~5 cm为宜,过浅或过深对发芽生长和成活率都不利。栽后必须截杆留桩,枝桩高5 cm左右,同时要用湿土覆盖高于枝桩5 cm,要求做到深栽、踏实、截杆、埋严。为了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可采用ABT生根粉、吸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苗木蘸浆处理。直播造林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但以秋季为好。春播一般在土壤解冻后为宜,要选用经过沙藏催芽处理过的种子,待70%的种子裂口即可进行。秋播在土壤封冻前进行,种子不需处理,翌年发芽早,幼苗比较健壮。具体方法是: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挖一小坑,深10~15 cm,每穴放种2~3粒,播后覆土12 cm。
干旱半干旱山区山杏育苗造林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