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9062 学年学季:20181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检验功效定义为( )
A.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2、
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5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工资为
3200元,标准差为78元。可以判断,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的企业是( ) 。
企业
企业
AB两企业
无法判断
3、
统计分组中的开口组是指( )
变量值很大的组
没有上限或下限的组
既有上限又有下限的组
既无下限又无上限的组
4、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br< span="">
简单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
5、若已知A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标准差为80元;B企业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准差为78元。判断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较高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 。
标准差
月平均工资
极差
标准差系数
6、某企业9个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1400、1500、900、900、1700、1500、1500、1500、2300。则日产量的众数为( )
1400
1500
2300
1700
7、(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人均收入
资金利润率
零售商品总额
8、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还有( )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比较相对数
中位数
9、%,这表明( )
该企业的成本计划任务超额完成
没有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
%完成成本计划任务
10、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 ) 。
普查
重点调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11、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某职工的月工资为3000元,该职工应该归入( ) 。<br< span="">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2、
某企业生产成本总额今年比去年增长了20%,同期产量增长了14%,则单位产品成本的增长幅度为( ) 。
20%-14%=6%
前面计算都不对
20%/14%-1=%
120%/114%-100%=%
13、
下面情况中,变量间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
r=
r=
r=-
r=-
14、
已知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直接将其加总可得到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这样求出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
中位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15、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应采用( )。
报告期指标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基期的质量指标
16、
下列哪个指数是个体指数( )
某企业产品产量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A产品产量指数
食品价格指数
17、
某企业共有职工230人,将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元以上。分类汇总的结果,各组的人数分别是20人、80人、90人、40人。第一组月工资组中值的计算方法是( ) 。
2000/2
(0+2000)/2
(1000+2000)/2
(1500+2000)/2
18、
将某企业职工按月工资水平(元)分为4个组: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③3000-4000、④4000以上。分类汇总的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的人数分别为50、80、230、90,则月工资众数组的组中值是( ) 。
2500
3500
4500
4000
19、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某户于2000年11月1日上午出生一婴儿
某夫妻2000年10月31日上午出生的婴儿但在下午不幸夭折
某人于2000年11月1日下午去世
20、
某调查组准备调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则总体单位应该是( )
西南大学2018年春网络教育答案906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