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士官生技能学习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试
:刘军寻丽彬王丽君李俊丽
【关键词】护理士官; 压力源; 应对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护理士官学生在技能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源,对于学生的护理技能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压力源而采取相应的调适措施,是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学好护理专业知识、将来做好护理工作、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对我院护理士官学生压力源,即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中的刺激[1],进行调查并在教学工作中提出相应的调试对策,提高学生对压力源的应对能力,为将来投入护理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1 调查对象和主要压力源
调查对象为我院某年级护理士官学生460名,年龄18~23岁,均为女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出问卷460份,收回460份。
护理技能学习中主要压力源①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当某门科目考试成绩未达到预想目标时,产生焦虑。②掌握操作要领慢:在技能学习初期,出现操作要领不得当,动作不协调,操作速度慢,产生急躁情绪。③对执行治疗性护理操作恐惧:有些学生在初次实际进行治疗性护理操作时有惧怕心理,如注射、输液、鼻饲、灌肠等学生间相互进行实际操作时,害怕操作不当给对方带来痛苦。④被执行某项护理操作时恐惧:有些学生在进行治疗性护理操作,充当病人角色被执行操作时,由于害怕操作带来痛苦而紧张、恐惧。⑤操作失败焦虑:由于操作要领不得当,导致操作失败,如静脉穿刺失败而对自身操作能力产生怀疑,焦虑。⑥人际关系不和谐:不善于处理同学间、师生间及与队干部间的关系,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而产生心理压力。⑦对医院工作陌生:对医院紧张的工作、病人的痛苦焦虑、病区环境的不良气味、医院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的不适应而产生紧张、焦虑。⑧社会价值观的差距[2]:由于社会偏见,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地位的不正确认识,使有些学生认为护理工作不受重视,护理人员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差异而对于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产生怀疑、焦虑。
2 调试对策
指导学生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制订达到详细和具体,督促学生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使目标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目标过高过大。当学生发现自己制订的目标逐步得到实现时,可有效提高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在讲授技能操作课程时,教员示教应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从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再强化分解难点动作。采用示教-练习-再示教-再练习的模式,其中在再示教中重点强化学生在操作中的薄弱点并加以指导。注意帮助学生发展“成功心理定势",请操作要领掌握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及时肯定学生操作中的优点,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自身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多媒体辅助讲授演示针对学生初次进行治疗性操作紧张不敢操作的情况,我们采取多媒体讲授演示操作的分解动作和体内过程,如鼻饲插管的体内过程,然后指导学生用仿真模型进行操作步骤练习直至达到操作熟练,接下来再进行学生间实际操作,在每名学生都顺利完成操作后,教员进行操作小结,提示操作注意事项。课后要求每名学生写出操作体会。教员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多给予学生鼓励,应用正强化作用[3],增强学生对自己操作成功而带来的成就感。
指导学生移情从体验病人的心理感受出发,从病人的角度看待护理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操作目的。学生们本着这一原则相互进行操作,不但减轻了对于操作的恐惧,而且还总结出减轻病人痛苦的操作技巧,使操作更轻、稳、快、捷。
查找失败原因,指导掌握正确操作要领对于操作中出现失误或失败的学生,我们采取帮助分析操作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如对于静脉穿刺失败而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员帮助选择抵而直宜于穿刺的静脉并指导学生确保穿刺成功,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操作,从而增强自信心。
开设人际沟通课程进行人际沟通技巧练习,指导学生掌握人际沟通技巧,通过沟通所提供的信息,增进了解和情感,起到提高情绪、增进团结、调整行为的作用[4],融洽了人际关系,并利用一切师生交往机会指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
早期接触临床利用带学生到医院见习的机会,帮助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制度,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人员与各部门人员的人际交往等,结合大量临床实例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
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使学生明确护理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防病治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例举了大量护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模范护士的感人事迹,她们的事迹既平凡又伟大,她们
拍艺术照姿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