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前的控制点规划方法
工程施工测量前的控制点规划方法提要:首先,布设我肯定是以全站仪为主的,但要用水准仪辅助,工作以后我基本就没用过水准仪去进行全线联测,工作量太大了,相比工作量带来的那点精度没太大意义
工程施工测量前的控制点规划方法
工程测量事关重大,而且并不如许多人所想的,手里操作着个全站仪就是工程测量的全部,测量人员的水平高低,其实更体现在预见能力和谋划能力上。
进场后,第一步工作就是联测导线,此时应该先问清楚,设计院的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
第二步工作一般是复核,补充征地线。设计中往往有改线发生,而中国的国情是,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有时候
是改线之前的,这在低等级公路,地形复杂的公路尤其多见,而你进场后,设计院一般是不会再来放线了(虽然这并不符合合同要求,但施工单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首先和设计院沟通,问清楚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是否是最终征地线,如果不是,要问清楚设计院哪些路段是改过的,要设计院提供改线后的征地线和原来征地线的对比图表。中国乡村民情复杂,因为征地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工期的事情比比皆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征地放线就关系到老百姓的征地补偿情况,哪怕只是区区几百元,一样可以叫你开不了工。没有设计院的参照资料,不但测量人员会对自己的放样成果产生怀疑,和老百姓也解释不清。
第三步工作复测地面线。这步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经营成果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测量人员一上场是最累的。但再苦再累也要拼死拼活拿出一个好的测量成果。全线的地面外业,原地面复测资料,横断面绘图,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必不可少,工作量极大;线路长、地形复杂、山高路陡、荆棘丛生困难极大;监理旁站,吹毛求疵,啰啰嗦嗦,影响极大。在工作开展前,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么几个元素:1。公路等级,工程量大小。2。业主的实力,业主的意思。3。本单位人员配备情况。4。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业主如果对施工单位关于超出设计多少百分比才调整方量,你超出的百分比一定要达到业主的要求。要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细致的工作、“准确的数据”、翔实的资料、热情周到服务赢得设计、监理的签认。断面图可以复印设计院的,但要仔细改。原地面测量结果从设计院图上量但要把我们成果加进去。当路线长地形复杂时,我认为大部分监理是不会全程旁站的,他要旁站,那就先带他去地形最复杂的,最难爬的地方,搞一二次估计他就在旁边吹风了。当然,对监理的接待要超常规一些。监理那份抽检资料你也得给他整巴适。
我们还是要考虑设计是否会发生巨大错误的。那就是原地面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设计院在填方区的地面还是较为准确的,但是在挖方区,尤其是等高线很密,地形很陡的的地形上,设计出错是有的,而且有些错误很大。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放征地线的时候来验证,虽然征地线放的只是两条线,但一般来说,一个断面的两个口卡住了,这个断面发生错误的可能就很小了。放征地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每个点的原地面高全部记下来,回去和图对照。
第四步工作:线路复核,尤其是结构坐标高程复核,这一步必须预先进行,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大设计院投下标以后,往往把设计工作
分包,而分包单位的实力不敢恭维。结构上位置,高程的大片出错并非没有。如果你到结构开工之前才复核,那么
一旦发现错误,
工程施工测量前的控制点规划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