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灿烂的古代中国
中国古称华夏,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中,现今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就有壮、满、苗、维吾尔、土家、蒙、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哈萨克、彝族和黎族等。历史上,早在秦代中国就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声名远播海外。
中华民族很早就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秦汉时期便开始种植茶树;汉唐时期蚕桑业已经十分发达;唐宋以来中国的瓷器、玉器、漆器、景泰蓝等工艺品便已远销海外。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古代天文学也已经十分发达。公元前六世纪我录,这比英国人哈雷整整早了两千年;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天仪器——浑天仪,公元前三世纪便有了世界最早的恒星星表;东汉时期的张恒将浑象与漏壶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准确地表示出天象的演变,他在公元132年制造的侯风地动议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监测仪器。
在数学方面,中国人利用十进制计数法领先欧洲两千年;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把圆周律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仍早了一千年,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相差26秒,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过许多举世公认的创造发明,中国的冶炼铸造技术长期在世界领先,中国古代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深远的影响。
在医药研究方面,中国的针灸疗法堪称举世无双;三国时代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开创了世界最早的全身麻醉术;明代历史正撰写的《本草纲目》集中医药学之大成,对人类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建筑工程方面,战国末年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最为壮观的水利工程;万里长城堪称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故宫和圆明园更是中国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
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古代的中华也是群星灿烂,典籍浩如瀚海。春秋时代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都是异彩纷呈,璀璨夺目,其他如在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等领域也是多姿多彩,给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杨亦静(整理)
文化灿烂的古代中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