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控
机
床
课
程
设
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箱体类零件设计及其数控加
工程序编制
姓名:
专业:数控技术与应用
学院:机电学院
学号:08
指导老师:
职称:教授
2010年4月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机床》理论的学习完成后进行的在最后一
次重要的实践环节。《数控机床》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
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本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方
式使我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技术基本内容,通过设计掌握数控
编程的步骤和内容,从而也更加熟练的应用CAD/CAM软件,为
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时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设计任务:1、根据给定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指定加工部位,制定该
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2、选择所需刀具、确定切削用量;
3、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的选择;
4、根据有关教材或实际数控系统的格式要求采用刀具补偿功能
编写该零件的加工程序,可选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
目录
设计任务与目的………………………………………………………3
前言………………………………………………………………….5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选择………………………………………6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6
FANUC数控系统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基础知识………………8
...............................8
……………………………………………9
…………………………………………………11
………………………………………………………11
………………………………………12
…………………………………………13
……………………………………22
4. 第二章,加工中心工艺方案的制定.......................24
………………………………………………24
……………………………………………………24
………………………………………………24
………………………………25
…………………………………………25
………………………………………26
…………………………………26
………………………………………………………27
、数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确定……………………………………30
5. 设计总结………………………………………………………..32
6. 参考文献………………………………………………………...32
7. 致谢……………………………………………………………...32
.......................................
:(1),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2),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CAD/CAM技术自动加工的实现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20世纪6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发表了《人机对话图形通信》,推出了二维SKETCHPAD系统,系统允许设计者在图形显示器前操作光笔和键盘,同时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形,由此为CAD/CAM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CAD/CAM技术走向成熟的阶段,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三维几何软件也相应发展起来。到了20世界90年代,CAD/CAM技术从单一的模式、单一的功能走向集成化和智能化。使用CAD/CAM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出现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并行工程的思想、人工智能技术等。我国CAD/CAM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Pro/Engineer、CAXA制造工程师、Solidworks为代表的CAD/CAM软件技术是目前最完善的CAD/CAM技术。
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大多以绘图设计为突破口,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箱体类零件设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