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
1、地理位置
平顶山煤田位于河南省中西南部,分布于平顶山宝丰、襄城县、叶县、郏县、鲁山县境内,平顶山煤田有平顶山矿区和韩梁矿区组成的。
平顶山矿区东起沙河、汝河交汇地带附近,南至湛河北岸、西至红石山、北至汝河,东西走向长达38公里,南北宽约10--20公里,含煤面积550平方公里。
韩梁矿区位于平顶山西部,位于宝丰、鲁山县境内,走向长约18公里,宽约4公里,含煤面积80平方公里。
2、地形特点
平顶山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渑池~确山小区,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之北的伏牛山余脉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红石山、龙山庙、擂鼓山、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焦赞山绵延不断,山脉呈北西走向,组成分区的地表分水岭。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之间。
3、交通条件
矿区有专用铁路与国铁京广线、焦支线相连接,国铁京广线、焦支线分别通过矿区东部和西部,孟庙铁路线通过平顶山市与京广线、焦支线相连接;东距京广线孟庙火车站70km,西距焦支线宝丰火车站28km。矿区专用铁路线与孟宝线平顶山东站相接。公路以平顶山市为枢纽,有柏油公路通向附近各县市,东与四通八达的许南公路相连,交通便利。见图1-1-1
平煤集团公司十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东部,程平路何庄北,西距平顶山市区中心约6km,南距平顶山东站5km。
图 1-1
矿区气候条件
根据平顶山历年的气象资料,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干旱,夏炎热多雨,秋晴和日照足,冬寒冷少雪。,(1964),(1966),雨季一般集中在7~9月份。,年最大蒸发量2825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平均气温为15℃,℃(),最低气温-℃()。常年风向多为北西和北东,以北西风的风速最大,为24m/s;无霜期大致190-220天,最大积雪厚度为16cm,冻土最深22cm。
矿区水文及地震情况
1、水文情况
本区属于淮河上游水系。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达,沙河、汝河流经矿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最大洪峰流量3300m3/s,;汝河流经煤系之上,最大流量3000m3/s,。湛河在煤田南部自西向东流过。湛河宽50m左右,~;沙河宽150~250m,~5120m3/S。河上游为白龟山水库。井田范围发育着冲沟和季节性小溪,多数沟宽15~20m,平时为干沟。井田东南部地势平坦,泄水条件不好,易积水形成小面积内涝洼地。比较大的月台河发源于尹充村冲沟,从井田中部流过,属间歇性小河。该河受大气降水补给,冬季河床干涸断流,雨季呈涓涓细水,大雨时山洪暴发,经冲沟汇入河中,汛期历史最高洪水位可达92m,最大洪峰流量8000m3/h。
2、地震基本烈度
平顶山位于许昌~淮南震带的南缘。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域划分的意见,本区为VI级地震列度区。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519年到公元1942年的2461年间, 许昌地区共发生地震约84次,河南省有史以来的8次大地震中,7次对本区有较大破坏。1556年1月大地震时,临汝、宝丰、郏县等地的地震列度为6度。本地区地震频繁,说明新构造活动强烈。本设计地震列度暂按6度考虑。
矿区水源、电源、通信及供应
1、水源条件
矿区距市区较近,矿区西南有白龟山水库,水源充足,可实现集中供水。再者地下水有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处理后均可作为矿井生产、生活用水。
2、电源条件
矿区电源主要来自平顶山市电业局所辖的贾庄、肖营和孙岭变电站的110Kv和35Kv系统以及平煤集团公司所辖的谢庄110Kv变电站、月台35Kv变电站、焦庄(平八矿西风井)35kv站,。
矿井电源可取自月台35Kv变电站之6Kv母线。月台变电所现有两台主变,容量为2×1250KVA,电压等级为35/6Kv,正常情况下两台主变同时分列运行。月台站35Kv主送电源取自贾庄220kv站。备用电源可取自焦庄(平八矿西风井)35kv站,当主送线路故障时,备用电源可通过装置自动投入。
3、通信
矿区己形成自动通信网络,各矿与平煤集团公司以及对外联系十分方便。通信系统包括行政管理电话、生产调度电话和井下泄露移动通信工程。电话电缆选用HUYVA20型,电话机选用本安电话机HAK-1型。
4、供应情况
平顶山是我国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主要工业有炼焦、机械、化肥、电力、纺织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