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二胡演奏中力度的运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二胡演奏中力度的运用.doc浅析二胡演奏中力度的运用

一、力度是音乐的支点

没有强弱的变化,就不成其为音乐。音乐的变化,除去高低、快慢,还必须有强弱的变化,才是音乐。具有多层次的强弱变化、和谐的力度分配,才能成为有表现力、有感染力的音乐。即使一段优美的旋律,光用高强度的音量一唱到底,会让人感觉空洞;如果只用很小的音量娓娓道来,会让人感觉无力。这就不足真正的音乐。音乐中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要靠力度强弱的支撑才会有生命力。

二、力度是音乐的表情

乐曲的表情,作曲家们已经用了很形象的形容词告诉演奏者,如热烈地、欢快地、激昂地、活跃地、兴高采烈地、热情奔放、怀念地、肃穆地、幽静地、叙述地、凄凉、悲愤地、舒畅地、肯定地、回忆地、深沉有力地、自由地、辽阔、明亮地、深情地、优美如歌、有气魄地、富有表情地等等。这些乐曲的表情,都是隐藏在音符和节奏的背后,需要用力度来表现的内涵。
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的性格,就像不同的人的喜怒哀乐会有不同的表情,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首乐曲对人物、景物、气氛的渲染和描述,都需要通过力度和强弱的多层次变化来体现。如《江河水》第二段,34、35小节,开始是弱奏,到后面突然变强,表现祭夫的妇女哭累了,在回忆过去时如梦如幻,慢慢地睡着了,像打盹一样,头慢慢垂下来,突然一下子惊醒了那样的感觉。
乐曲的表情不像音符拉得错没错、音拉的准不准那样容易判断,对强弱的控制只能靠演奏者自身的功力和感觉来把握。这就是力度在演奏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练习一首新的二胡曲时,不但要把乐谱、弓法、指法记熟,把音拉准,把节奏掌握好,还要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对不同乐段的表情、需要表达的情绪、气氛弄明白,在把握力度控制的分寸上下功夫,才能完整地进行演奏。一首乐曲,只有按照曲的意图要求,有强有弱,有高潮和低潮,动静结合,顿挫分明,才能使乐曲有血有肉,表情丰富,起到感人至深的作用。相反,拉一首二胡曲,如果从始至终没有力度的变化,或只有单一的强弱变化,就像一个没有表情的人,呆若木头,感染力、表现力就无从说起。

三、力度应该“入戏”

真正的音乐应是音从心出,情白心发,没有力度的层次变化,演奏就缺乏情感。只有把力度的变化提升到情感的境界之中,对力度的控制成为情感的外化,能够随心所欲,这时技术手段自然而然地服从于、服务于情感变化的需要,那么力度的变化就会变为情感的自然流露了。如同一个出色的演员,完全进入到角色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之中。其表情就不再足靠表演技巧装扮出来的,而是随着角色的情感起伏,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时抒发快乐逾越的情感,所用的力度会是柔和的、流畅的;抒发悲愤的情感时,其力度是强烈的、爆发性的;抒发忧伤的情感时,力度自然会是轻弱的、缠绵的。

四、重视力度的设计

在演奏奏一首乐曲前,首先要对乐曲的创作背景、乐曲的结构、风格、以及乐曲的内涵和意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乐曲的要求对力度的控制进行设计。在力度的表达上,重在对比,贵在变化。有了力度的对比,才能展现出情感的起伏,有力度的变化,才能体现出乐曲表情的丰富。从设计每个段落的表情到设计每个乐句的表情再到设计每一个音的表情。并在试奏中加深体验,完善力度表现手法。二胡演奏是二次创作,在完整地体现意图的基础上,对乐曲的力度处理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

浅析二胡演奏中力度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