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主要内容
基本概况
主要内容
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ESOP的基本概况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和律师Louis Kelso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人具有通过劳动和资本来获得收入的基本权利。据此,设计出了一套能使企业每个员工既获得劳动收入又能获得资本收入的计划。他称此为“民主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
职工持股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之后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和日本普遍推行,已成为企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
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
又称股金合作制、泛股制,也被俗称为“自费的股份制”。一种杂交的企业组织形态。
股份合作制的性质: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是员工按照协议,各自以资金、实物、技术等入股,集体占有生产资料,实行联合劳动,民主管理,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共有和按股共有的法人经济组织。
相关的概念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企业领导体制的民主性、企业劳动主体的自主性、企业分配形式的双重性。
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相同之处是——都是合资合劳、实行民主管理,不管入股多少,均是一人一票(没有入股的员工享有工会会员权利,但不享有社员权利)。吸收股份时,都不向社会个人募集股份;进行分配时,都采取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
不同之处是——合作制主要是劳动联合,入股金额少,并采用等额入股,产权构成单一,只有本企业职工入股;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则是多元化的,不仅本企业员工入股,还可吸收企业外法人单位入股。从职工入股的目的看,合作制企业的创立是为了互助、合作、为入股成员服务,股金是社员交付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和活动金,个人入股的目的是为了参与联合劳动;而股份合作制企业个人入股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获取红利,把入股看作是一种投资,希望得到高回报和使股本保值、增值,入股股额通常高于合作制企业职工的入股金额。
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的异同
在股金管理上,合作制企业职工的股金可以在其退出企业时带走,而股份合作制企业则规定入股后不能退股,遇到特殊情况可按《企业章程》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转让,由企业收购,不能因为职工的离开而抽减企业总股本。在入股形式上,合作制企业通常是自愿入股自愿联合,而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要求全员入股,凡职工都应投入股份,企业规定入股的上限和下限。在领导体制上,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大会为企业的权力机构,并实行厂长负责制;而股份合作制则实行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合一的制度,股东(职工)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并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经理(厂长)由理事会聘任或理事会推荐然后由股东(职工)大会选举产生。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异同
相同之处是——在产权形式上,都采取股份的形式构造,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同之处是——在股权设置上,股份合作制企业设有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和法人股,而股份制企业的股份设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个人股包括内部职工股份和社会公众个人股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个人股权是本企业职工个人。在管理制度上,股份合作制企业由于全员入股、合资合劳,职工也是股东并实行股东大会与职工大会合一的制度,实行民主管理,采取一人一票;
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异同
而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并不一定是股东,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采取一股一票。在股票管理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转让,由企业收购,不得上市交易;而股份制企业规定认购股份后不得退股,经批准可上市交易。在分配方式上,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按劳分红和按资分红相结合,股份制企业则是完全按资分配的。
Louis Kelso和ESOP
Louis Kelso被公认为是以ESOPs方式增加雇员所有权运动的精神领袖。曾和别人合作出版过两本书:《资本家宣言:如何用借来的钱让8000万工人变成资本家》(THE CAPITALLIST MANIFESTO, HOW TO TURNING 80 MILLION WORKERS INTO CAPITALISTS ON BORROWED MONEY)和《两要素论》(TWO FACTORS THEORY)。它们被认为是员工持股计划理论的始祖。
员工持股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