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材生财木疙瘩赚了六百万
以材生财木疙瘩赚了六百万
记者:“这是什么树啊?”
王信军:“桃树。”
记者:“小时候经常在这上树吧?”
王信军:“可没少干了,小时候没少干这活,经常干。但这个桃树没用了。”
记者:“为什么呢?”
王信军:“这个桃树已经是不结桃了。”
记者:“老了?”
王信军:“对,老了。原来的时候他们把它都烧火,没用,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成宝贝了,从这一段到这一段,你说我能把它变成多少钱?我能把它变成1500元到2000元钱。”
普通的木疙瘩到了王信军手里能变出很多花样来,现在他厂里工人正在生产的是桃木。
记者:“这个真能用吗?”
工人:“能用,直接拿起来摁,跟普通是一样的,查询、输入、重拨,都能用。光雕刻这个龙头,大概要一个星期左右。”
靠加工桃木,王信军如今已经成了资产近600万的老板,可就在4年前,他还只是个四处流浪的打工仔。
王信军:“干过建筑队,干过小煤窑,干过水泥厂。”
记者:“搬运工吗?”
王信军:“在水泥厂烧窑,你知道那个大炉子吧,水泥大炉子,老大老大的大炉子,,拿那个钢钎子捅,一二三四。”
2000年,王信军来到肥城市区的一家酒水批发部作推销员,这年3月的一次四川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王信军:“跟几个客户在一块吃饭的时候,就互相介绍问起来,就说你是哪儿的,我说山东肥城的,我们那里有10万亩桃园,当时他一听,10万亩桃园,那你们桃木制品应该很多了,下次来的时候,给我带点桃木制品,当时我就问桃木制品有什么寓意?他说桃木制品有吉祥如意、祝福平安那个意思,当时我不了解情况,就满口答应他了。”
王信军没有想到,客户托付的这件小事却没能办成。
王信军:“相当不好意思了,因为我回来以后,围着所有的工艺品店找了找,没有这个桃木工艺品。”
桃木之乡没有做桃木工艺品的,这一发现让王信军动起了脑筋,他到工艺品商店做了一番市场调查。
王信军:“那些木雕的工艺品都非常受欢迎,价格都非常高,我们桃木还有个传统文化放在里边,这是烧火用的,很便宜的价钱就把它拿过来了,这里面赚钱的利润大大的。”
王信军萌生了改行创业的念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好朋友张卫东,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主意拿定了,可摆在眼前的难题是俩人都不懂木雕工艺。经过多方打听,他们了解到江苏南通是中国的雕刻之乡,他们决定南下江苏去请雕刻技师,但能不能请得回,俩人心里都没底。
王信军:“性格比较开朗的,比较实在的,而且家庭呢,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像这种他可以。”
确定了选人标准,他们装作订货的客商混进了当地的各家木雕厂,经过半个月的考察,他们发现有一个叫姚年的雕刻师手艺不错,也符合划定的标准,俩人开始发起了进攻。
王信军:“第一次去,给他小孩买东西,唠唠家常,夸奖夸奖他手艺,让张卫东陪他玩,闲聊啊,我就对付他媳妇去了,去了我说嫂子,我帮你做菜,我让你尝尝我们山东的手艺怎么样,我给你炒两个正宗的鲁菜,你在他家里就形成一种比较融洽的关系了,你不能跟他说,你太直截了当了,你把他吓倒了。”
王信军和张卫东往返奔波了近三个月,四次南下江苏,但都只拉拢感情,绝口不提请人的事。第五次去姚年家时,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
姚年:“回绝了,我说那不行,我在我们现在这个厂呢,是比较好的,工资收入啊,这些方面,另外能照顾到家里啊,又挺近的,我
以材生财 木疙瘩赚了六百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