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杭州湾跨海大桥.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杭州湾跨海大桥
制作:刘勇
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建筑奇观
1
简介
承建单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开工时间:2003年11月14日
贯通:2007年6月26日
启用日期:2008年5月1日
桥宽:33米
总长度:36公里
桥下净高:47米
总投资约:118亿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2
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3
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第二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
4
大桥在海面上有4个转折点,从空中鸟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湾,线形优美,生动活泼。
5
从立面上看,大桥也并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桥处各呈一拱形,使大桥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状。
6
建设意义
1)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温州等地的发展。
2)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宁波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4)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优化了国道主干线的路网布局,改变了宁波交通末端状况。
7
工程特点
工程环境特点
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及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杭州湾自然条件有以下特点:
(1)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
(2)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
(3)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
(4)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
(5)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8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条件上难点
工程规模大、海上工程量大。全桥总计混凝土245万立方,各类钢材82万吨,钢管桩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工程规模浩大
自然环境恶劣。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乱、波浪高、冲刷深、软弱地层厚,部分区段浅层气富集。施工条件很差。受水文和气象影响,有效工作日少,海上施工作业年有效天数不足180天,滩涂区约250天。
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设计要求新,结构防腐问题十分突出,且无规范可遵循;桥面行车环境受大风、浓雾、暴雨及驾驶员视觉疲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多项大型专用设备的研制。
9
控制性放气法
在浅滩地表以下50-60米的区域里,零星分布着寿命1万年以上的浅层沼气。这些施工时从海底不断冒出的浅层沼气有井喷和燃烧的风险。研究小组在深入研究后,决定在海底约5米厚的沙土层最高点打孔,然后把装有气压阀的小管道钻入天然气田来控制放气。放气要掌握好节奏,不能太急太快,因为放得多会造成地面沉降。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通过增加泥浆的比重来平衡气压
10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86 MB
  • 时间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