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国家出路的
早期探索
第二章
第二章
主要讲“中国何处去”?
即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
第二章课件导航
C教学内容
D教学思考
E教学参考
B教学要点
A教学引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实践,并正确理解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2、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与救国主张在中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并从中认识这些阶级力量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A教学引导
重点: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总结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难点:
1、正确认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
2、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为什么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热点:
通过总结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人民为探索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道路,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热点
基本概念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洪秀全;洋务运动; 洋务派;官督商办;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基本线索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和进程;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
3、天京事变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失败;
4、农民斗争的意义、局限与失败原因;
5、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与指导思想;
6、洋务运动的内容与失败原因;
7、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活动;
8、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9、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10、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B教学要点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C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天国谁的天国?
与中国的近代化有没必然联系?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欺压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
(2)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图片来源:近代中国网
大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
根本原因:残酷的封建剥削压迫,阶级矛盾尖锐化。
外部原因:民族矛盾加剧了阶级矛盾。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1852)
攻占武昌(1853)
建都南京(1853)
北伐西征(1853——1856)
天京事变(1856)
建立江浙根据地
天京保卫战(1864)
太平天国起义历程及行军路线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初颁于1853年,是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无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影印本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2.75 MB
  • 时间2018-05-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