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境规划学研究进展进度.doc国内外环境规划学的研究进展
XXX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上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规划学作为协调人类、环境与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规划的研究概况,主要对其发展历程、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规划;存在问题;研究进展;经济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t home and abroad
XXX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be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ll of the countries hav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s a efficient tool which is a key to keep the balance among human beings,environment and paper refers to the researches on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endenc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lanning,Problem,research proceed,economic development
纵观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人类、环境和发展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的崛起,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加快城市的建设及其规模扩张。一方面,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人类却忽略了在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直至今日,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步认识到了这些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重要性,迫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将其作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加以认真研究。
在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进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必须依据有效的环境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对自身的经济社会活动进行约束,协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关系,环境规划学因此应运而生。这一新学科的诞生,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 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环境规划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从其诞生至今,应人类、环境和发展的需求,近几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确认了“可持续发展”应是人类发展的唯一可行道路之后,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6]。环境规划作为人类、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的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21世纪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历程
我国的环境规划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而不断壮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
(一)探索阶段(1973-1982年)
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环境规划事业的标志性开端,并提出“5年控制,10年解决”的目标。由于受社会经济系条件的限制,以及当时对环境规划的认识还较为肤浅,这一阶段的环境规划工作还是停留在简单、粗放的调查与评价,缺乏系统性。
(二)研究阶段(1983-1989年)。
1983年,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了“三同步”方针,要将经济、城乡、环境建设统一规划,这是环境规划工作的一次飞跃,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在此阶段还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比如大气和水容量研究,大气质量的研究等,以及应用环境规划方法论开发了如环境经济计量经济模型、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为环境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阶段(1989-1995年)。
1989年,召开全国第三次环境保护大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必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环境规划的技术工作逐步完备。在部分城市开始了污染物排放
国内外环境规划学研究进展进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