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
奇迹人生·人生奇迹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笛福自己也在长老会的学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没有上过大学。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逊漂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鲁滨孙漂流记图书图片(20张)此后他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作者
畜养:饲养动物。
圈养:放在圈里饲养。本文指鲁滨孙把山羊放在圈里饲养。
教化: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鲁滨逊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词语解释
不毛之地:毛:指谷物等,本意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重见天日:重:重复、再,本意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郑重其事:重:言行不轻率,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聊以自慰:聊:姑且、略,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词语解释
“星期五”。
句子解释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
句子解释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句子理解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难怪后来鲁滨逊遇见“星期五”时,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此刻那头一个被击昏的人苏醒过来了,我就指着他,让被救的野人看。这个人马上对我说了一串我听不懂的话,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因为这是我来到荒岛上二十五年以来头一回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关于这本书
《鲁滨逊漂流记》最负盛名,写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两百多年前,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没有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主人公鲁滨孙因沉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28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
鲁滨孙漂流记知识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