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峡县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峡县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2009—2013年)
前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产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峡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重点水源涵养区。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林地,是林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区域内的生态质量,发挥最高的经济效益,全面加快和谐生态西峡建设步伐。根据河南省林业厅关于编制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西峡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边陲,伏牛山南麓,南阳的西北部,鄂、豫、陕三省交汇的“金三角”地带,地处东径111°01′—110°46
′,北纬33°05′—33°48′之间,东邻内乡县,南接淅川县,西连陕西省商南县,北靠伏牛山老界岭,与卢氏、栾川、嵩县接壤。全县东西跨越78公里,,境内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
(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全县所辖范围以中山、低山为主,北部伏牛山主脉老界岭呈西北—东南走向,侧脉由此向南延伸,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依次为深山区、浅山区、山谷盆地和丘陵地、西北地区山高陡险,沟谷幽深,东南地区坡度较缓,丘陵起伏。,丹水马边村海拔181米为全县最低处,较大的山岭山头3391个。根据海拔划分:,%;,%;,%,自然地理特征为八山一水零点六分田。
2、气候
该县地处南阳盆地半湿润地区的西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年均降水量800mm,日照时间2019个小时,无霜期236天。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气象各因子的时空分布比较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小气候复杂。
3 、土壤、水资源、植被
土壤是由石质山地风化而成。涉及五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六个土属。其中棕壤土类,黄棕壤土类的粗骨性黄棕壤亚类的淡岩,灰岩及砂岩黄棕壤,黄褐土亚类的山砂土,紫色土类,潮土类的黄潮土亚类,都是目前西峡县的林业用地或适宜发展林业的土地。
西峡属长江流域汉江区丹江水系,降水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800mm,。境域山高谷深,河流较多。以灌河、淇河、丹水河3条河流为主,其支流呈羽状密布全县,计大小河流526条。,人均3163立方米,。全县目前中小型水库65座及各种小型水利设施1704处,,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50条小流域和9条较大河流的计算,,,已开发2万千瓦,尚待开发的水能资源潜力大。
西峡县属于秦巴山地水源用材林区,预西伏牛山南坡用材防护林区,由于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的过渡带,故兼有我国南北方植物种类成分;又因西峡特殊的地形影响,兼有南北方的树种资源,是亚热带、暖温带植物交错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多带广谱性垂直分布、树木种类繁多的特征。据初步考察有维管束植物16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550种,草本植物1100种,藤本植物13种。针叶类有马尾松、落叶松、华山松、油松、白皮松、火炬松等;阔叶类有杨类、楸树、栎类、枫杨、柿树等;藤本类有猕猴桃、金银花等;珍贵树种有连香树、刺揪、银杏、铁杉、杜仲、领春木、油桐、黄连树、漆树等。
西峡县还有古树名木23种,其中以银杏和栓皮栎居多。据调查,全县古银杏树有50多株,分布13个乡镇,其中二郎坪乡栗坪村分布有30多株的古银杏树群。河南最古老的连香树、七叶树、楸树也分布在西峡境内。另外还有青檀、桂花、侧柏、山茱萸等18种古树。这些古树达200余株,遍布全县,是西峡宝贵的自然和历史财富。西峡县丰富的植物中有国家保护的有39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南方红豆杉、野生银杏、光叶蕨,分布于西峡县黑烟镇林场、黄石庵林场、太平镇、桑坪、米坪、军马河、双龙、二郎坪等乡镇;属于二级保护的有桫椤、秦岭冷杉、鹅掌楸、香果树等14种;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有麦吊云杉、天竺桂、刺五加、天目姜子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部山区。西峡县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球果香榧、木通马兜玲、陕西紫茎、巴山冷杉、三尖杉32种等。
4、动物资源
西峡有野生动物4门14纲135科483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244种,隶属4纲27目68科。
两栖类分布有2目4科11种,主要种类是大鲵、大蟾蜍、泽陆蛙、黑

西峡县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