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宗法制”?目的?影响?
答: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政治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02.“皇帝”称号的由来?
答: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
答: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有皇帝总揽。
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
?
答: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职权: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太尉职权:管理全国军务。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作用?
答:(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2)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
?
答: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完善。
?有什么意义?
答:制度:行省制度。
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有何意义?
答:定义: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意义: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用这种制度。
?
答:宋初削弱相权,皇帝总揽大权,反映皇权加强。
?意义?
答:(1)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意义:(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
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
答:设置:雍正帝时设置。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
人裁决。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
一步得到巩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答:积极:自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巩固疆域,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局限:因为皇权至上,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后来,尤其是军机处设立后起了消极作用,阻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