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油菜越冬期田管措施
今年秋播结束以来,全省气温总体偏高,雨水时空分布均匀,土壤墒情好,在田小麦和油菜生育进程和转化升级加快。至越冬始期,小麦苗情已赶上去年同期,油菜苗情是近几年来同期最好的一年。但目前全省麦油苗情不平衡性依然突出,大小苗比例均较高,生产上应切实抓好控旺促壮、防冻保苗等措施,确保在田小麦和油菜安全越冬。
冬前气候条件及影响
、雨量适中,有利于小麦、油菜生长发育。今年全省各地土壤墒情较好,自10月以来,雨日较多,但雨量不大,雨水分布适宜。据省气象部门资料,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全省平均降雨毫米,比常年略减;其中淮北常年偏旱地区降雨充沛,为毫米,比常年增%;苏中地区降雨毫米,比常年略减;江南地区降雨毫米,比常年减%。苏中及江南稻茬麦地区常发生的连阴雨湿害并未发生,是全省历史上少有的不旱不湿年份。
,有利于晚播晚栽弱苗转化升级。10月至12月中旬,全省累计积温℃,比常年增95℃,淮北、苏中、江南地区累计积温分别比常年增71℃、99℃、114℃。其中,11月份气温异常偏高,全省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属显著偏高范围,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值。11月份累计积温比常年增108℃,淮北、苏中、江南地区累计积温分别比常年增45℃、81℃、119℃。按照每张叶片生长所需积温计算,理论上可增加~张叶片,相当于弥补推迟10天左右的播栽期,有利于晚播小麦和晚栽油菜苗情转化升级,减少弱小苗的比重。与此同时,旺长苗比例也有所增加。
,越冬期提前。11月底以后,受寒潮天气影响,气温开始明显下降。特别是12月中旬,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全省自北向南出现连续5天日均温在3℃以下的天气,各地麦油生长陆续进入越冬期,比常年提前5天左右,有利于控制旺长苗生长,但对弱小苗的潜在冻害威胁较大。
越冬期苗情特点
,旱茬麦明显好于上年,旺长苗偏多。据12月20日越冬期各市苗情统计汇总,全省小麦平均每亩基本苗万,比上年多万;平均叶龄叶,比上年多叶;平均每亩总茎蘖万,比上年多万。其中,淮北地区平均每亩基本苗万,比上年多万;平均叶龄叶,比上年多叶;平均每亩总茎蘖万,比上年多万。苏中地区平均每亩基本苗万,比上年多万;平均叶龄叶,比上年多叶;平均每亩总茎蘖34万,比上年多万。苏南地区平均每亩基本苗万,比上年多2万;平均叶龄叶,比上年多叶;平均每亩总茎蘖万,比上年多万。苗情排队统计,旺长苗占%,比上年多个百分点;一类苗占%,比上年多个百分点;二类苗占%,比上年减个百分点;三类苗占%,比上年减2个百分点。旺长苗、一类、二类、三类苗分别比11月中旬增加、5个百分点和减少、个百分点。
。据12月20日越冬期调查,全省移栽油菜平均密度每亩7125株,与上年基本持平;平均叶龄叶、绿叶数张、株高厘米、根颈粗厘米、开盘度厘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叶、张、厘米、厘米、厘米。全省直播油菜平均密度每亩万株,与上年同比增万株;平均叶龄叶、绿叶数张、株高厘米、根颈粗厘米、开盘度厘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叶、张、厘米、厘米、厘米。苗情排队统计,一类、二类、三类苗比例分别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减、减个百分点。三类苗绝对面积为万亩,比上年减万亩
小麦、油菜越冬期田管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