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动物运动方式及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意义: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子
方式:动物运动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方式。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生动物运动方式:游泳(漂浮、倒退、划水)
陆生动物运动方式:跑、跳、爬、滚、走。。。。。。
空中动物运动方式:飞行
飞行动物的省力运动方式是什么?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飞行动物的省力运动方式是滑翔。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2、运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结合P11,P13(图)掌握长骨、关节的结构及部分的功能
结构:长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有营养作用。骨干外周部——骨密质;骨干内侧和骺端——骨松质。长骨骨干中央容纳着骨髓。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坚韧——抗撞击
轻便——利运动
结合关节的结构特点,说明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和牢固性。(图)
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一凸一凹,分别叫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膜构成,具有牢固性。关节腔内还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具有灵活性。
牢固性:关节囊和韧带。
灵活性:关节腔还有关节头软骨。
关节的结构: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
长骨的结构
4、骨的成分对骨特性的影响(实验),不同年龄段人骨的特点及骨成分与人坐立行姿势的关系。
实验研究表明,骨质中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因而骨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在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增多,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
人体共有多少块骨?人体骨骼分为哪两部分?
人体有206块骨。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6、骨骼肌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 肌腱和肌腹。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多位于骨骼肌的两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多位于骨骼肌的中央部位,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骨骼肌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肌群。
功能: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
7、运动是如何形成的?受什么的协调和控制?能量来源?
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8、结合上述问题把握本章小结。
二、动物的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9、动物行为的概念及形成。
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动物行为按其形成可分为哪些类型并举例。
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更适应环境。
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下来就有的,不依赖个体生活经验的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生物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48 KB
  • 时间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