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30讲名句.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命题研究
综观近年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命题,始终遵循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在诗文补写式传统题型的基础上略有创新,注重试题之间内容的统一,着重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兼顾情境的设置。考查内容以《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为主,部分地区涉及高中课内文学常识的考查,但分值较少。
2006年17套试题共有124个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的空需补写,其中有85个需补写的空的内容出自课内,涉及课内诗文26篇,并且124个空中,有33个可以选择不填写,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得分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点都出自课内。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册课本中“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涉及的诗句也较多,如《江城子》《一剪梅》等也被列入了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的考查范围。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不多,基本上都是课内接触过的作家作品。各地“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高考考查的分值一般设定在3~8分之间,以5~6分居多,在16个自主命题的省市中,有四个省市将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有10个省市在本项考查中让学生有所选择,增加了本题的适应性。
1.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命题特点
选句内容有四种情况:①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勇担责任的句子。③描写锦绣河山、优美意境的名句。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创新变革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名句。总体上看,课内为主,诗文兼顾。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命题形式特点:机械式填空题和理解式默写、情景式默写、开放型默写四种题型并呈。机械式填空题兼顾基础不好的学生,题型陈旧,2006年这种题型正在淡出舞台;后三种题型,新意盎然,注重学以致用和知识归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此外,近年高考特别强调必诵篇目的整篇识记,命题设计突出考查整篇、整段的背诵。
2. 识记重要作家及作品和文体常识命题特点
自2005年起《考试大纲》恢复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与往年比较,2006年“文学常识”考查呈现出如下六个新的命题特点: 
(1)考查省市增多。2005年是恢复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一年,设题考查的有重庆、浙江、湖北、辽宁、上海等5个省市,2006年又新增了广东、山东2个省,增加到7个省市。
(2)考查范围扩展。2005年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范围相对还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对作家、作品的考查;2006年在此基础上又扩展到了对文学体裁常识、风格流派、文学运动的考查。
(3)考查难度加大。2005年侧重于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点”上的考查,难度相对较小;2006年更侧重于“线”性考查,强调串联性、迁移性和综合性,难度明显加大。
(4)考查题型趋同。从2005年到2006年,对“文学常识”考点考查的题型更趋向于采用“混合填空”题型。
(5)赋分权重较小。一般不超过2分。
3. 命题预测
(1)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结合起来命题,并体现内容的整体性。
(2)考查内容仍会以课本要求背诵的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内容为主,同时兼顾未被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3)突出试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试题内容之间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命题。
(4)命题中都将给学生提供前后文的提示。
(5)大部分分值会设定在5~6分的范围。
(6)特别强调必诵篇目的整篇识记,命题设计突出考查整篇、整段的背诵。
备考策略
要对“古诗文背诵篇目”和《考试大纲》“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的篇目及文学常识分类整理记忆。复习训练时要注意精选材料、数量适中、突出课内、校对无误、出处清楚、归类编排,坚持背诵。
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积沙成塔,只有厚积才有可能
第五模块名句名篇
高考复习方案
全品高考网
薄发。但是,在高三复习有限的时间里,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些归纳,多些总结,抓住重点,各个击破,才能事半功倍。
本章中设计的知识检测清单将可能涉及的必诵篇目和文学常识作了全面的归纳整理,建议考生先认真默写,再对照答案,检查出知识盲点和易错点,用红笔更正好,作为复忆和默写,这样可以减少记忆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保证本题不失分。
第30讲
课前热身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精解
题型探究
技巧提炼
2008高考复习方案
1. [2006年·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劝学》中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

第30讲名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620 KB
  • 时间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