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DVD维修入门与提高
学习要点: 本章主要讲述VCD和DVD影碟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及维修技术。学习本章时,读者应转变思想观念,并从影碟机的结构框图入手,逐步掌握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技巧。在学习电路工作原理时,要将重点放在信号流程、解码电路、伺服系统等方面;在学习维修技术时,应将重点放在激光头的检修、伺服系统的检修及解码电路的检修等方面
VCD与DVD影碟机的基本知识
VCD与DVD影碟机的工作原理
机芯
VCD与DVD整机电路分析
VCD与DVD的检修
1. 分析信号流程时要转变思想观念
模拟信号的传输只存在平衡传输和不平衡传输两种情况。
数字信号的传输存在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两种方式。
2. 在分析某一电路工作原理时要转变思想观念
数字电路对信号的处理方式有:格式变换、存储、读出、纠错、压缩、解压缩、运算等等。在分析数字电路时,必须把握三点:
一是要弄清各单元电路的功能。
二是弄清信号流程。
三是把握好时钟信号。
二. 学会“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技术的精髓在于能够化整为零,这种化整为零的技术也正是学习音视设备所需要的。
三. 要掌握元器件的防损及拆装技术
1. ESD器件的防损
影碟机中的激光头、数字处理电路及解码电路都是ESD器件,维修时要注意防静电处理。具体做法如下:
共6点,见教材
2. 拆装片状集成块时应注意的事项
共10点
3. 片状电阻、电容及电感的拆装
1)拆卸方法
2)安装方法
4. 片状集成块的拆装
1)拆卸方法
2)安装方法
四. 常用的维修工具
1. 尖头烙铁
2. 特殊的解焊尖头烙铁
3. 吹风机(一般选择4号,温度等级为7)
4. 集成块拨离器
5. 解锡线(或解锡带)
6. 防静电烙铁
7. 热风枪
VCD与DVD影碟机的基本知识
一. 激光影碟机发展过程简介
1. 影碟机的发展
1)LD
2)CD-G和CD-V
3)VCD、CVD及SVCD
4)DVD
2. 各类影碟机与CD机的性能比较
见教材表5-1
二. VCD与DVD光碟的结构
1. VCD光碟
1)VCD光碟的区域分布
VCD光碟的直径为12cm,,其信息面示意图见教材图5-4所示
中心孔:
夹持区:
导入区:
信息区:
导出区:
边沿区:
2)VCD光碟的结构
VCD光碟共由三层材料制成。
见教材图5-5(a)所示。
第一层为透明基片,中间层为反射层(信息层),第三层为保护层。
数字信息通过光刻的工艺记录在反射层,形成一群一群的有序排列的凹凸坑点。
见教材图5-5(b)所示。
2. VCD的软件版本
软件版本的英语名称是Version,缩写为Ver,它主要表现光碟在应用中的操作功能上,与计算机的系统操作软件版本有点类似。
。
:
:
:具有重放控制功能(即PBC功能)、简易的人机对话功能、多层菜单选择功能、可重放高清晰度的静止图像。
3. DVD光碟
DVD光碟的直径也为12mm,但数据存储量比VCD光碟大得多,最高可达17GB。DVD光碟有四种类型,即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双面双层。
DVD碟上的坑点比VCD碟的坑点小、密度高。DVD激光头的激光波长比VCD短。
1. VCD信号的记录过程
VCD信号的记录过程见图5-8所示。
图5-8
在A/D变化过程中,,,。
MPEG-1编码器负责对数字音、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处理,使音、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大大减少。
CIRC纠错编码电路的作用是在数字信号中加入校正码,以便重放时实现纠错处理。
控制字又称子码,它是8位附加数据字。控制字的作用是提供光碟所录制信号内容的一些相关信息,包含TOC信息。
EFM调制是一种8-14位调制方式,EFM是Eight to Fourteen Modulation的缩写,即8位扩展到14位的调制。
同步字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确定待处理数据的起始点,确保读出信号和录入信号同步;二是作为光碟转速控制电路的比较信号。
2. DVD信号的记录过程
DVD信号的记录过程与VCD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DVD采用MPEG-2编码方式,其压缩比更大。
(2)DVD不再采用
VCD、DVD维修入门与提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