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工作总结三
国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系列教育之一。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统一的野心不死,用各种手段对中国及亚洲人民,进行严重挑衅。我国的国防形势依然严峻。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大步向前时期安稳定,全环境造成了人们对国防问题认识的肤浅甚至麻痹大意。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中,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实而造成国家危难的事例枚不胜举。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势在必行。为了使我校,按照教育局体育教育科的要求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国防教育的认识。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性的教育,启发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各项国防义务。国防教育实际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教育,是唤起人民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学校,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学校几年来报国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防教育工作措施,扎实有效的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1、成立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的,学年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
2、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和党支部工作计划中都体现国防教育内容,并作为德育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校领导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对国防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
二、坚持国防教育进课堂
我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各科教学中都有丰富的国防教育内容,因此,我校几年来一直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种教学的范畴。思想品德课有着很重要的教育内容,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使学生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的国防形势,了解到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懂得国防对于一个主权国家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学习“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我国的领土与主权”和“宝岛台湾”等课时教学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等等教育,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进一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爱国传统、中国国情、新中国发展成就等内容进行学习、宣传和教育,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激励了国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并使之转化为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具体行动。
语文课主要通过对中国的复兴之路、典型战争案例的学习、英雄人物的牺牲与奉献精神的感悟等方面使学生产生大局意识、忧患意识,从先辈和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营养,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体育课的教学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培养体育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坚强勇敢、奋斗向上、敢于胜利、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音乐教学在学习历史和爱国歌曲时,努力陶冶学生情操,使其理解和感受祖国和人民誓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培养强烈的国防意识。
三、积极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军训是提高学生国家观念,进行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在每届初一新生开展军训前,首先向学生宣传军训的教育意义,动员家长配合和各方面物质准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军事训练,让学生在参加军训中接受挑战,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此外,应积极组织和参加参观访问、野外探险、生死大营救和军事夏令营等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保护,自我实践的能力,从而使学校的国防教育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四、以活动为载体,多方开展教育活动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国防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应以活动为窗口和载体宣传国防思想,使学生增强国防意识。
1、我校经常通过英雄故事会、爱军诗歌朗诵会、祭扫烈士陵墓、战争影片观看、国防知识竞赛和读书读报等活动,学习国防知识,缅怀革命烈士,提高对国防教育的认识。
2、举办专题讲座。邀请部队官兵、校外辅导员或学校德育
国防教育工作总结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