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活动
优秀课例文字材料
一、学科:美术
二、课例名称:小茶壶的世界
三、执教教师:田鱼
四、指导教师:万兵、杨明
五、课型:造型表现课
六、年级:六年级
七、教材版别:湘版教材
八、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对于中国人来说,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它还是一种艺术文化。一把看似简单的壶却烙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课以壶为对象,对学生进行陶艺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感受壶的独特魅力。
2学生在对茶壶欣赏过程中,了解茶壶的创意和造型、装饰方法。
3运用陶艺方法制作有创意的壶,提高陶艺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一把有创意、造型独特的壶。
教学难点:陶艺装饰上表现方法。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茶具实物(一把普通壶)
3、泥工刀8套、画笔、擀面杖、陶泥等工具
4、老师作品4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前我通过指导学生用泥条成型和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最普通的壶,训练了学生陶艺制作的基本手法,提高了立体手工制作的能力,为创意表现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时,我结合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创意活动教学为主,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示范教学法、启法式教学……创设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大胆创意与制作。
板书设计:
小茶壶的世界
联想
创意方法
变形、夸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壶,复习壶的知识。
教师:这是一把普通的紫砂壶,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它的那些知识?(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小茶壶的世界,去了解更多有创意的壶。(板书:小茶壶的世界)
二、观察老师制作的壶,说说其创意。
1、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作品。
教师:课前,老师就做了几把壶,和这把紫砂壶就有些不一样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吗?
请一位同学轻轻的揭开桌布。
教师:仔细观察这几把壶,想一想它的创意在哪儿?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作品的创意之处。
三、赏析有创意的壶,了解创意的方法。
1、欣赏各种各样的壶。(课件展示)
教师:同学们,创意无极限!欣赏了眼前的壶,我们再去感受更精彩的、更有创意的壶吧!
学生观赏课件中精致的各种各样很有创意的壶。
2、学生交流:壶的造型、创意,探讨创意方法。
教师:在这些造型各异的壶中,你最喜欢哪一把壶?它的创意在哪儿?
教师:看看南瓜壶、花生壶、船壶、椅子壶,还有老师做的葫芦壶、大象壶等,是把壶和什么联系了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了起来,我们把它称为联想。(板书:联想)可以看到,用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壶很具体形像,我们把它叫做具象;而多嘴壶和身体扭曲的壶、还有壶神呢?它们看起来就比较抽象了。
教师:它们和普通的壶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变形、夸张也是一种创意方法。(板书:夸张变形、创意方法)在普通壶的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形、夸张,这样的壶是不是显得更有趣、更有创造性?
四、师生探讨陶艺小技巧
1、学生示范,老师小结。(扭、压、捏)
2、老师示范并介绍。(具体老师要示范变曲方法)
五、学生小组讨论并分工,设计一把具有创意而又有主题的壶
陶艺课:小茶壶的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