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省委巡视组各位领导来我街道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街道工作开展情况作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街道地处ⅩⅩ市城区中心,由驻地团结路而得名。2002年起,由居民委管理体制转为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集老城区、新城区;社区、村于一体的复合型街道。。总户数为10,015户、人口为33,616人,其中非农人口32,717人,农业人口899人。街道下辖四个社区、两个村。党工委辖1个二级党委、3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8名。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优化辖区环境、服务辖区居民、提高居民素质、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辖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着“日常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创新、亮点工作求特色”的原则,保持了全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民生功能。一是维护居民切身利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建立民情分析会制度,社区在走访调研中了解社情民意,每半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街道实行领导包社区联系制度,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疏理居民反映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出解决办法,截止目前,街道召开民情分析会三次,收集居民建议意见31条,涉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治安、城市拆迁改造、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协调解决了17条。二是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本着服务发展、方便居民的宗旨,东盛社区、育才社区、朝阳社区分别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办公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管理体制,“一站式”服务大厅设党建、民政、劳保、社保、医保、计生、综合治理、综合服务等窗口,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沿江社区也正在筹建当中。三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使辖区单位参加到共驻共建行列中来,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活动,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力求最大限度发挥辖区资源优势,达到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目的,实现构建文明和谐社区的目标。目前,社区共与16个驻区部门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书,驻区单位提供各类帮扶资金3万多元。
2、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按照社区党员和社区资源的分布情况,坚持“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把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合理规模的网格单元,形成以街道作为一级网格,社区作为二级网格,社区内单元网格作为三级网格,楼栋作为四级网格的“四级网格化体系”,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网格化”组织工作体系,实现了党的建设无盲点,党的工作无盲区。目前,共划分10个网格党支部,45个楼栋党小组,配置各类服务人员200多人。二是强化服务管理。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三类台帐,即: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了社区常住人口台帐,并分设了“人户一致居民户台帐、人户分离居民台帐、租房户台帐”等三本基础台帐;以单元格为单位,建立了企业单位台帐,摸清了企业单位名称、规模、党组织设置、党员数等基本情况;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了社区内党员、困难户、退休职工等特殊群体台帐。根据台帐情况和工作任务量,在每个网格内配置1至2名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资源划分,在横向上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相对独立的微型管理服务体系。三是严格监督考评。定期对各网格运作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将督查结果以简报形式公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杜绝网格内管理缺位、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年底,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真正实现每个社区工作者都有一份“责任田”,促进其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社区,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
3、以深化党员教育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实施三通工程。即党员教育“一网通”。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党员提供政治学习、诉求反映、用工信息、爱心援助等服务,为城乡党员学台;公共服务“一册通”。将街道社区服务功能及党员干部的姓名、职务、电话等内容印制在卡上,分发到社区居民手中,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为民服务机制,进一步疏通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信息反馈”主渠道。党员活动“一卡通”。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公共设施实现双向开放,党员持卡不受地域、单位限制,均可享受参观学习、技术培训、党务咨询、文体活动等服务。二是开展党员“进社区、比服务、做表率”活动。按照“群众需求、自愿认岗”的原则,除了每月组织一次的“在职党员志愿者”集中服务外,每名社区党员还报名义务参加社区治安巡逻、护绿保洁、扶贫帮困、文娱活动等一
心理学——微表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