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指标
210105
陈静静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随机血糖≥,
或空腹血糖≥,
或 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
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血糖
临床上所称的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每个个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会有波动。
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
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2、空腹血糖 GLU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空腹血糖(FBG)
酶法测定参考范围: -
2、空腹血糖 GLU
空腹血糖受损
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140mg/dl);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110mg/dl)但<(<126mg/dl)。
3、餐后血糖 2hPPG
指从进餐开始后2小时的血糖 2hPPG
意义:
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量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提示
正常
仍高
病人耐糖功能仍不好,胰岛素的分泌尚属延迟
正常
正常
病人耐糖功能较好,胰岛功能好转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葡萄糖糖耐量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
OGTT(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75g(,总量不超过75g)口服法。于口服糖前及后1/2、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糖,同时搜集尿标本查尿糖。
OGTT参考值:
-,
30-60分钟血糖达高峰值(-),,
3小时恢复至空腹水平,
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诊断糖尿病
判断糖耐量异常(IGT)
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
鉴别低血糖
糖耐量曲线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
空腹血糖<(110mg/dl),口服葡萄糖30min~60min达高峰,峰值<(200mg/dl);2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即<(140mg/dl),尿糖均为(-)。此种糖耐量曲线说明机体糖负荷的能力好。
:
空腹血糖浓度≥; 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高于正常水平;尿糖常为阳性。其中服糖后2h的血糖水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指标。许多早期糖尿病病人,可只表现为2小时血糖水平的升高。糖尿病人如合并肥胖、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糖皮质醇激素治疗或甾体避孕药时,可使糖耐量减低加重。
(IGT)
~(110~126mg/dl),2小时后血糖水平: ≤ 2h血糖< IGT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糖尿病。
4、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葡萄糖耐量的意义
:表现为血糖增高幅度高于正常人,回复到空腹水平的时间延长。如:糖尿病;甲亢、垂体机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肝病和糖原累积病。
:空腹血糖值正常或偏低,口服糖后血糖浓度上升不明显,耐量曲线平坦。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垂体功能低下。
:口服葡萄糖后在正常时间内可回复到空腹水平,但有一个明显增高的血糖峰值,往往超过10mmol/L,这种情况以后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临床常用生化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