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力指标分析
一、背景:市场潜力指标(MPI)是一项指标研究,由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进行的,旨在用多角度来比较不同的新兴市场。
随着国际化的上升趋势,全球营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商家面在面临这样的挑战:“确定其国际市场进入和适当的营销策略”时,有更多的选择。本研究的重点是国家确定为“新兴市场”经济学家“杂志排名的市场潜力。
二、指标及含义:市场潜力指标共有八个指标,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这几个指标包括市场容量、市场增长率、市场强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基础设施、经济自由度、市场接纳能力、国家风险。下面理解各个指标的具体含义:
1、市场容量:市场容量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的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所以国际市场容量实际上就相当于需求量.。市场容量是由使用价值需求总量和可支配货币总量两大因素构成的。仅有使用价值需求没有可支配货币的消费群体,是贫困的消费群体;仅有可支配货币没有使用价值需求的消费群体是持币待购群体或十分富裕的群体。我们把这两种现象均称之为因消费要件不足而不能实现的市场容量。
2、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是指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销售量或销售额在比较期内的增长比率。计算公式是市场增长率=[比较期市场销售量(额)–前期市场销售量(额)]÷前期市场销售量(额)×100%
3、市场强度:主要是指当前销售的各种产品知识的市场地位、收益性、成长性、竞争性以及产品组合。
4、市场消费能力:是指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实用价值。
5、商业基础设施:是指用于商业方面的基本物质工程设施。
6、经济自由度:该指数根据经济自由度50个指标评价各个国家的得分。每一个指标的最高得分为1分,最低得分为5分。在一个指标上分数越高,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水平越高,因此经济自由度越低。各个指标累加后的平均值可以计算出总体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观点是,具有较多经济自由度的国家与那些较少经济度的国家相比,会拥有较高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更繁荣。
7、市场接纳能力:是指市场对产品的可消费能力。
8、国家风险: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在主权风险的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三、各个指标的评判标准如下:
以2011年为例
市场容量:城市人口及电力消费,占比为20%
2、市场增长率:初级能源使用年平均增长率及真实的GDP增长率,占比12%
3、市场强度:国民人均估计使用购买力及私人消费占GDP的百分比,占比14%
4、市场消费能力:中产阶级所占的比重,占比10%
5、商业基础设施:占比14%
主要电话线
电脑的数量
铺道路的密度
家庭电视的比例
6、经济自由度:经济自由指数及政治自由指数,占比10%
7、市场接纳能力:人均进口量及贸易在GDP所占的比例,占比12%
8、国家风险:参看国家风险排名,占比8%
四、影响电脑市场的指标:市场容量、商业基础设施、市场增长率、
市场潜力指标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