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
李克强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总有一些思想和精神经久不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吸引力。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我即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印度,这是我担任总理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我充满期待,希望能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些实事,为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尽一份力量。
中印两国都有着伟大而悠远的历史,绵延几千年,积淀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成为东方文明的两大支柱。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未曾阻隔两大文明的彼此吸引和交相辉映。中国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两位高僧和天竺的达摩祖师,都为两国古代宗教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我从年轻时代就对印度抱有浓厚兴趣,读到过印度诗圣泰戈尔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文和深刻的哲学见解,为他同中国文坛巨匠的深厚友情而感动。我就读的北京大学有一位接触较多的中国梵学大师,他倾毕生精力研传古印度文化,曾经获得“印度公民荣誉奖”。中印两国文化从交流互鉴中汲取养分,代代相传,在时代的进步中更加根深叶茂。
回忆起27年前我访问印度时,温暖的阳光、绚烂的色彩、华美的艺术、勤劳智慧的人民,其精彩与多元令人陶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我了解,21世纪的印度正在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被称为“南亚硅谷”的班加罗尔汇聚了印度1/3左右的IT人才,不仅是印度科技信息中心,而且是亚洲软件服务业的重镇。制造业也得到发展,如塔塔汽车公司跻身于世界商用车五强之列,塔塔全球饮料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品牌茶叶公司。我读到过美国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生前曾专门去印度学习瑜伽和冥想的故事,有人认为这带给了他许多创新的灵感和执着。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年轻的背包客怀着一颗探索的心去印度旅行,领略文化的厚重,寻找历史的足迹。
中印作为亚洲两大邻国,天造地设,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在一起。
近代以来,两国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息息相通。印度人民和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中彼此理解、相互支持、真诚帮助,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两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今天新型国际关系重要的基本准则。两国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并肩战斗,为南南合作注入持久的动力。
今天,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更加有力。两国都面临提升经济、改善民生、振兴安定的周边和外部环境,都希望通过对话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印度作为亚洲强国和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持续强劲,是“金砖与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乐见印度的上升势头,愿意与印度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规模,为两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不可否认的是,中印两国也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未决难题。但大国通常都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宽广的胸襟,这是中印登高望远友好相处的根基所在。近年经过共同努力,双方逐步找到了维护边界争议地区和平安宁的办法,理性而成熟的心态正在形成。我们都认为,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分歧,两国应增强互信而不是彼此猜忌。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善于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没有爬不过的坡、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能够坦诚面对,坚持对话,就终能妥善处置好这些问题。
中的大国。中国人最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看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与过去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