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当代中国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描述了统治阶级不诉诸暴力或强制方式便能使从属阶级的意识得以重新构造的过程,。主张用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民众、争取民众,使他们自觉地接受和认同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或合法性。⑴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治革命理论,开启了欧洲共产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河,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一条新的通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对其加以认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特别是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启示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获得公众的自觉认同为前提。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的核心是公众的认同。他说领导权主要是标志一些阶级同其他社会力量关系的范畴,一个获得了领导权的阶级是一个经由政治和思想意识斗争同其他阶级和社会力量建立起联盟的阶级,并在这个联盟中它的领导受到其他阶级的欣然同意。⑻并进一步指出获得他们的认同,关键的问题不是被领导者的消极的和间接的认同,而是单独个人积极的和直接的认同。⑵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也必须以获得公众的认同为前提,这种认同这意味着民众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更加清醒和理性,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党的执政能力更加充满信心,对政权的归属感更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用符合民众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的通俗语言、大众文化形式进行普及宣传,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为大众化奠定广泛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同基础;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各种倾向,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原则,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争得民众的自觉同意。
启示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市民社会作为主要领域和活动场所。葛兰西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中描述说:我们可以确定上层建筑的两个主要层次,其一可以称之为市民社会,这一般被称之为私人性的各种有机体之总体,其二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层次一方面相应于领导权的功能,统治集团用以在整个社会行使这种统治权,另一方面则相应于直接统治或管治的功能,统治集团通过国家和法治政府来行使职能。(3)在这里,政治社会主要是指国家的暴力专政机关,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权力机构;而市民社会则主要是指民间的社会组织机构,代表社会舆论,它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如政党、学校、教会、学术文化团体等,向人们传播本阶级的价值观体系,以获得大众的认同和忠诚,它的活动既没有制裁,也没有绝对的义务,但是在习惯、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道德等等方面产生集体影响并且能达到客观的结果(4)国家只是前沿堑壕,它的后面有强大的堡垒和工事的体系。(5)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市民社会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仍是各种思想意识较量的舞台。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加强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正确引导、发挥市民社会对党政机关的舆论监督作用,借鉴并综合运用市民社会的传播、宣传方式,在澄清并祛除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曲解与误读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真正融入市民社会并内化为民众的自觉意识。
启示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大力培养无产阶级的有机知识分子,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葛兰西在继承前人成果并结合当时无产阶级具体革命情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分子理论。他认为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能够成为划分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标准,知识分子的界定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应根据个人在社会中所执行的职能来确定是否是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是指那些在历史上产生的而现今其赖以存在的生产方式已经消灭,但仍然保留的世代相传的知识分子,主要由文人、哲学家、教士、艺术家、新闻记者等构成,以知识与伦理精神的生产为业,普遍认为自身是社会道义和伦理精神的体现。而有机知识分子则是指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能够对群众实践活动提出的原则和问题加以研究并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同这些群众组成一个文化和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具有自己的专业特征,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家和文化领导权的行使者,它可以通过对大众的宣传与教化,有效地将社会的权威思想内化为大众的自觉意识,把大众的哲学处于无意识水平的常识提高到自觉的水平,从而创造出有机的意识形态。因此,一个政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巩固政权,就必须培养自己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7版 电力定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