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回顾
一、解释下列红体字词
1、游于艺
2、孙以出之
3、君子喻于义
4、鄙夫
5、女奚不曰
6、知者乐水
7、文犹质也
广泛涉猎
通“逊”;
说出,谈论
懂得
庸俗浅薄
通“汝”;
为什么
通“智”;
喜好
修饰
本质
二、指出下列红体字的活用特点
1、耻恶衣恶食者
2、饭疏食
3、曲肱而枕之
回顾
意动,以……为耻
名作动,吃饭
使动,使……弯曲
三、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2、仁以为己任
名家评点,我的评点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南怀瑾认为这句应该这样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
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可任选一角度评论,可整句评说,也可只评论其中的一点,可以从文字内容上较真,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独立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请你选择最有感触的一章来评点?
名家评点,我的评点
此章乃孔子之自述。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钱穆《论语新解》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先生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来不知道肉味。他说:“我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的。”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先生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未免粗野)。文采胜过了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未免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
问题探究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课文解读三)
君子之风(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