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园地(积累与运用)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常引用起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句告诫我们从小勤奋学习,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我们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袁枚在《所见》中用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而另一位诗人胡令能则用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形象地描写了小儿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在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笔下,还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18、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
古诗园地(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