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és Segovia 1893--1987)
吉他(Guitar)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在二十世纪绽放出刺眼的光茫。这个重振吉他盛世、奠定吉他地位的元勋就是西班牙国宝古典吉他大师-塞戈维亚。以往,吉他被视为一种不进流的民间乐器,难登大雅之堂。塞戈维亚以非凡的才华、坚毅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扭转了众人对吉他极深的偏见,使吉他成为高雅并广为人们接受的乐器,得与钢琴、小提琴并列为“世界三大乐器”,跻身殿堂之林。塞戈维亚是全世界公认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吉他艺术大师,与现代派画家毕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 )、大提琴家卡萨尔斯(Pau Casals,1876-1973)并称为“西班牙艺术三大师”。当代学者尊称他为“现代古典吉他之父”,吉他爱好者更视他为“吉他天子”。奥地利著名小提琴家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就曾说过:“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弦乐器演奏家只有两位: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和吉他演奏家塞戈维亚。”
1893年2月21日,安德烈斯•塞戈维亚•托雷斯(Andrés Segovia Torres),在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Andalucía)哈恩省(Jaén)以采矿为主的利纳雷斯市(Linares)出生。父亲是一位清贫的木匠。当他三岁的时候,父母因故把他寄养在伯父家中。幼年离家,塞戈维亚经常嚎啕大哭,但是一听到伯父的吉他乐声便会转悲为喜,似乎对吉他情有独锺。塞戈维亚曾在自传中说道:“那是在我灵魂中种下的第一颗音乐种子。”六岁的时候,家人为他请了一位小提琴老师,想要培养他的音乐才能。然而,小塞戈维亚并不喜欢小提琴,老师也以为他没有音乐细胞。之后,塞戈维亚也尝试过学习钢琴,结果他以为钢琴是一种“低劣的乐器”,是“因牙齿钻洞而怒吼的方形怪兽”。
十岁时,塞戈维亚赴距家乡利纳雷斯市 104公里的格拉纳达(Granada)就学。在那里,他非常喜欢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周遭波涟荡漾的潺潺水声,应和着老树的低吟与夜莺的轻啼,意往神驰地倾听动人的天籁,经常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当时的西班牙南部有很多吉普赛人(Gipsy)弹奏弗朗明哥吉他(Flamenco Guitar)。有一次,塞戈维亚听到一位吉普赛人的演奏,深受感动,便跟他学习,不到三个月,已能把握这位流浪者的弹奏技巧。他坚信像吉他这样美好的乐器,一定和其它乐器一样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经过长时间的搜寻,终于找到一些西班牙吉他演奏家索尔(Fernando Sor, 1778-1838)、达雷卡(Francisco Tárrega, 1852-1909)和阿尔卡斯(Julian Arcas, 1832-1882)的作品。但是,塞戈维亚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对乐理并不熟悉,对视奏练耳也只有一点贫乏的概念,几乎无法阅读苦心收集来的乐谱。由于家庭的反对,塞戈维亚没有办法拜师学艺,只能在夜阑人静时,偷偷阅读音乐理论的书籍。经过努力不懈的自习,塞戈维亚终于进步了视奏的能力,从此开启了他完全自学的生涯。为此,塞戈维亚曾说:“我既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的学生。”
十一岁时,塞戈维亚省吃俭用,存了一点钱,在格拉纳达向当时著名的吉他制作家费雷尔(Benito Ferrer, 1845-1925)买了一把廉价的学生型古典吉他。由于家人的持续反对,他把拥有的第一把吉他躲在邻居家里,以做作业为籍口,躲在那里练习。经过漫长的自我练习,原本吃力的识谱逐渐流畅,僵硬的手指逐渐协调,吉他的弹奏技巧不断进步,他自己形容:“能够将写在纸上的音符塑造成听觉上的愉悦,无异于参加了一场诸神的盛会。”
塞戈维亚把大部份的时间花在学习吉他上,课业因而荒废,家人开始责备他。固然亲友们听了他的演奏,都为他鼓掌喝采,赞成他在音乐界发展,但每个人都以为他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由于“吉他是一种没有前途的乐器”。他们对他说:“吉他除了在小酒馆里,还能在那儿演奏?”。殊不知,塞戈维亚早已立定志向,把古典吉他当作终身的职业。十二岁时,塞戈维亚熟悉了比他年长八岁,也会弹吉他的安达鲁西亚女孩-恩卡娜馨。塞戈维亚以一曲达雷卡的浪漫小品《阿拉伯随想曲》(
Capricho Árabe)虏获美人心。恩卡娜馨是第一个预言塞戈维亚会成功的人。固然他们彼此相爱,但由于年龄的差距以及她的家人希看她嫁给一位富有的求婚者来帮助家庭摆脱贫困,恩卡娜馨最后终于妥协,结束了塞戈维亚的初恋。
塞戈维亚不断刻苦自学,结交了很多音乐家,从他们身上汲取演奏的经验和音乐的素养。1909 年十七岁时,塞戈维亚在格拉纳达艺术中心(Círculo Artístico de Granada)举办了他的第一场演奏会。当地最重要的报纸《格拉那达卫报》发表了
安德列斯塞戈维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