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底鞋与高跟鞋发展史.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刘清刻
高底鞋兴于清代中期,与法国流行高跟鞋几乎同时。女性的美在于身材的袅娜苗条,然而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女性平均身高比男性矮,而穿上高跟鞋,男女之间视觉高度趋于平衡,并肩走在一起协调而般配,因此高跟鞋弥补了部分女性身高的不足。
高跟鞋的出现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四百年前的法国,而且出现在芭蕾舞剧中,而后向宫廷和民间过渡;另一说是,在路易十四王朝,宫女每每溜出皇宫参加社交活动,路易十四很恼火,于是命人设计了一种穿着不便远行的鞋,这样高跟鞋应运而生。没想到这种“小鞋”立即风靡全球。
我国的高底鞋也是女性专利,不过不是后跟高而是鞋底高。这是为女性“藏拙”而设计的。明清以来,女子尤以“三寸金莲”为美,要求“弓鞋”小巧瘦削,而清代满族女性是未经缠足的天足,另有一些是缠足未成者。为了给人以脚小的感觉,削木做鞋底,底高有六寸,上面大,下面窄小,这样可以使脚显得小巧,长裙一穿亭亭玉立,顿增几分妩媚。这些在清代已作为女性“礼服”的一部分,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礼服,脚下应穿高底绣花鞋,其色红、绿、黄、蓝皆有,仅靴靿短于男靴,过踝而已。晚近趋于简便,皆穿绣花平金鞋,然非高底不可。”
高跟鞋是在十九世纪末传入我载,在兴缠足时,人们以脚小为美,女性无不“高跟笋履”,及到民国兴放足,又嫌脚小,在皮鞋前塞棉花。在追时髦方面,有的女性挖空心思在鞋上打主意,有的人在高底中做小抽屉,中间放兰麝之类的香料,外面雕上花纹;山西太谷县富户的妾,夏天高底鞋用翡翠做成,为的是让人握之清凉,冬天底用檀香木做成,让人嗅之馨香,可谓用心良苦。
高跟鞋的确为女性增加了美感,陡增几多轻盈,但它确实造成许多弊端。由于高跟鞋使人的重心由脚掌转移到脚趾,人的重心发生变化,背部肌肉、腰肌、臀部肌肉以及腿肌均需保持收缩的紧张状态,久之人会腰痛。另外足畸形、鸡眼、胼胝等脚病也会出现。
在发明高跟鞋的法国,近些年许多高跟鞋被推进“跳蚤市场”处理,除演员上舞台表演需穿高跟鞋外,女性一般穿小坡跟鞋,

高底鞋与高跟鞋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