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昨天我们说到一个企业的氛围是靠大家来经营的,一个社会的氛围也是靠大家来经营的。我们讲到所有人都能够知耻,能够明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把真正的羞耻心唤醒,这样子他能够抵过非常多的诱惑。我们知道在我们老祖宗的教诲里面,除了讲到身教、言教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方式,那就是「境教」,环境的教育,非常的重要。怎麽在企业里面形成这样的一个文化,这样的企业氛围?这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看到中载,知道以前的教育不是很普遍,整个社会用什麽方式来进行教化?在教育不是很普遍的情况下,为什麽社会这麽的稳定?这都是需要我们现代人去省思的问题。以前的教化很高明,他用戏剧来做教化,譬如戏剧里面所演的就是「忠孝节义」,用很多的风俗来做教化。以前没有这麽多的电视媒体,我还记得小时候吃饱饭,几个邻居就会坐在门口聊聊天,长辈就会藉由这样的一个机会来教导我们这些晚辈,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一些伦理道德的故事。这样子稳定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这个力量太大!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是关於一个华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到美国去工作的一个故事。这个人的名字叫丁龙。丁龙他从中国大陆到美国去打工,也就是清朝末年,因为很多的华人到美国去修筑铁路,丁龙是其中的一个。结果他到美国去之後,他被一位退役的将领,美国一位南北战争退役的将领叫卡宾特将军聘雇, 到他家去当仆人。因为卡宾特将军是一位性情非常暴躁的人,所以在他家里面的仆人一般都待不久,都会离开。丁龙当然在这个环境里面,後来也离开了。
但是没有过多久,卡宾特将军家里失火,烧得很厉害,将军在收拾残局的时候,有个人回来,丁龙回来了,回来帮助他重建家园。卡宾特将军就觉得很奇怪说:我对你这麽不好,为什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回来帮我?丁龙就跟他讲:这是我们孔老夫子的教诲。我们孔子的教诲,孔子教我们要讲仁义,做人要讲道义,虽然你对我不好,但是我们曾经也是君臣关系,君臣一场,我应该对你讲道义。卡宾特将军听了很震撼,他说,孔老夫子的教诲,他听都没有听过。他就在想说,那你的爸爸一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否则你怎麽知道孔老夫子的教诲,这麽好的一个生活态度,你怎麽知道?你爸爸一定是个读书人,是个饱学诗书的人。丁龙说没有,我爸爸是个农民,不识字,是个不识字的农民。将军就讲,那你爷爷一定是个读书人,他说没有,我们家世代都是文盲,都是种田的文盲。卡宾特将军听了之後,觉得怎麽样?觉得不可思议,这孔老夫子太伟大,他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怎麽这麽好的一个生活教诲,竟然能够在一个民族当中,经由不认识字的文盲家庭, 一代一代的往下传,这不容易。
後来更令卡宾特将军感动的是,丁龙在临终的时候,他存了一万多块美金,他跟将军讲:我感谢你照顾我後半生。本来是聘雇他,但是丁龙因为非常有感恩心,他跟这个将军讲,我感恩你。现在我要走了,我也没有子女在这里,没有家庭在这里,所以我这一万多块就当是感谢你的一个照顾,我把这一万多块送给你。卡宾特将军没有办法相信一个人竟然这麽有道义。在丁龙过世之後,他就拿这一万多块,他一直在想,这个民族太伟大!这个民族、这种传统不知道经过什麽样的方式可以这样传递,他觉得太伟大,他一定要让美国人来学习这样的态度。
因为一万多块,没有办法起太多作用,他自己拿出二十几万,加起来一笔钱,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中文系,叫做「丁龙讲座」。用丁龙的名字来命名,叫丁龙讲座。为的是什麽?为的是要研究这个民族如何透过孔老夫子的教诲,让整个民族连不认识字的文盲都这麽有文化,都做出这麽感天动地的事情。卡宾特将军觉得很震撼,他就想一定要来研究这个事情,所以在哥伦比亚大学,这是美国第一个成立中文系的学校,就是用这笔钱来做。当时慈禧太后还捐了五千册的图书给哥伦比亚大学。後来美国任何一个大学成立中文系,都参考哥伦比亚大学。这是一个不认识字的文盲,一个我们觉得他没有知识、没有学问的普通农民,做出来的一个行为。
可是当我们回到我们比较小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有记忆,我是六年级的,我还有记忆。记忆就是整个的社会,我相信在六年级初期的同学们应该都有记忆,那时候台湾的社会风气好不好?风气还不错。我记得我住的地方,我们小时候走路上学,走一点点路,就看到有个茶壶放在那里,上面写两个字叫「奉茶」。走一段路,又有一个茶壶在那里,叫奉茶,很多,我的记忆当中很多。曾几何时,这个不见了。当然後来有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还有这个风俗,这个好。为什麽?时时刻刻想到路人(想到过路的人)、行人他会口渴。我们现在矿泉水很多,我们就反思,这样一个过程,到底我们的人心往什麽方向走?曾几何时这个没了。
我记得小时候的邻居,因为我们搬过家,小时候的邻居到现在只要到端午节包粽子,还打电话给我妈妈说,来拿一些粽子。小时候的邻居
最彻底的赚钱方法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