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敦煌市转渠口中学
田明
“密度”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没有从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传统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而是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掌握方法、分析归纳后得出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究,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感悟密度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法、列表图象法
教具
天平、刻度尺、大小不同的肥皂块、橡皮块(3个一组)、酒精、水、烧杯、奖牌;表格与坐标纸。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
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
生:看出来的。
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
生:闻气味。
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
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例如自来水和矿泉水,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
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大一小)。
师:你能看出什么不同?
生:体积大的质量大。
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大家想不想进一步来看,它们之间有没有一个定量的变化关系?
生: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大家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现在桌子上给准备了一些器材,愿意研究肥皂块、橡皮块、酒精的同学请举手。(把学生分组,坐好)
师:请各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1分钟)
师:我们请同学向大家介绍实验的思路。
生:从小到大选择3块肥皂块,用刻度尺测出每一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每一块的质量,填入表格。
师:其他小组的思路有没有不同的?大家选择的物质不同,但步骤基本相同。为了加强合作,我们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做实验,推选一位组长,按照人数做好分工,每个同学都有任务。看看不同的小组情况是否相同,现在选择器材。
(大约7分钟)。
期间由学生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并不断填写数据。
4、分析与论证。
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
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2分钟)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画外: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
质量m(g)
体积V(cm3)
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算一算每种物质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生:相等。
师:证明刚才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
再问:现在综合比较,你又得出了什么?
生:不同物质,比值不同。
问:对于刚才的数据处理过程,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生:运算量大,数据比较繁琐。
师:除了这种方法,大家再看有没有不用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讨论】
(引导学生想出作图像的办法。)
师:各小组试试这种方法,按照作图像的步骤,描点、连线。
请肥皂组代表发言(用实物投影):我们把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做出m随V的函数变化图像,发现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得到近似的一条直线。
师:直线能说明什么?
生代表:说明m与V成正比。
师:既然能看出成正比,说明m与V的比值就不变。这一条直线代表了哪种物质?(肥皂这一种物质)
师:其他小组的情况如何?看看不同组的图像有没有不同。
请同学展示橡皮组、酒精组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