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说课稿
庙滩镇小陈娟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大纲要求,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是第八单元“你我手拉手”中的教学内容。《欢乐颂》是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作曲家,而他最杰出的是〈第九交响乐(合唱)〉和〈庄严弥撒〉,〈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通过学等、自由的精神。
3、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对真、善、美的音乐艺术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与演唱歌曲,并从歌词中体会博爱精神。
难点: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的时值,是演唱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 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知道贝多芬是个音乐家,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却不多,而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贝多芬所创作的最杰出的曲子之一,为了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有想学歌曲的兴趣。我向学生展示了贝多芬的图片,让学生对作曲家贝多芬有初步的印象,再引入新课。
2、创编教学法:冼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奏合唱歌曲,感受音乐会的庄严和神圣,陶冶学生情操。
四、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创”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跟随录音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五、 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和学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从而颂扬博爱自由平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进行:
1、音乐图片导入
这个环节我从贝多芬引入新课,先出示贝多芬的名曲,问学生是否知道或了解这首名曲的
欢乐颂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